京东智能总裁:用好“特种兵”搞管理
2016/3/2 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3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中外管理》微信账号:zwgl1991
采写/本刊记者 谢丹丹 责任编辑 / 朱丽
王振辉:京东智能总裁?
在新的一年里,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推动内部创新业务?
大公司体制内的创新业务,经常会陷入创新窘境。杰克·韦尔奇在谈到大公司创新的时候,曾说过:“管理一条产值为5万美元的新生产线的第一年,要比管理一个销售额为5亿美元的企业的第20年更为困难。”
为什么大企业创新难?体制臃肿、反应不够快、决策效率底下、员工坐享其成,不能全力以赴……
在这个到处充满颠覆味道的时代,不创新,就会死。然而,大象如何起舞?在我看来,2016年,企业应该用管理推动业务创新。
特种兵小团队作战
2014年8月份,CEO刘强东就给了我一个令牌,同时也给了很多资源,让我开始筹划京东智能业务。
事实上,智能家居这块业务非常新,也很前沿。如何在京东体制内诞生一项创新业务?对我来说充满了挑战。
以前管理上万人的团队,我所做的工作就是保证这个团队高效率、低成本,同时平稳运转。如何管理初创团队,我“带兵”的打法就和之前不一样了。我们采用“特种兵小团队作战”。在军事中,一个特种部队通常五六个人。在这个小团体里,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项技能,同时,又是一把多面手,能迅速适应新变化,完成岗位之外的任务。
除此之外,特种兵又具备共同的特点:
一、把工作当成事业。以前柳传志说过,“基础员工要有责任心,中层干部要有上进心,高层员工要有事业心。”而现在,我希望每个员工都要有事业心,因为我们是在推进一个初创业务。
二、有定力、肯钻研。智能硬件领域不是一两个月、或者一两年能看到成果的。我们希望员工要有定力,能在这个领域持久地干下去。
三、符合京东价值观:诚信、客户为先、激情、学习、团队精神、追求超越。
这种作战模式的好处就是:小团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一个项目里,做深入研究。如果项目一旦失败,其失败的范围带来的影响也有限。如果发现项目里的商业火苗,特种兵可以随时呼唤身后组织,及时得到组织人力物力的支援,小团队作战是创新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京东智能作为京东体系内重要的创新业务部门,目前员工只有一百多位,相对整个公司十几万人来说,是非常小的团队。特种兵小团队作战,将是未来企业在发展创新业务的重要推动形式。
高效率的沟通机制
很多时候,创新的失败在于决策拖延,延误了最佳时间。如何提高沟通效率,保证整个团队高效运作呢?
京东有一套早会议制度。每天早晨,管理层在8:30都要准时参加早会,向刘强东汇报前一天的运营、业务情况。
在京东智能,也延续了这个制度。但在我们的会议上,同事之间更多的是平等交流、分享、解决协调。会议上的沟通,通常也不会是命令式的,而更多的是商讨和建议。在新业务的探索上,我们对错误的容忍度也更高。
一般来说,我每天早晨都会开五六个会,多的时候甚至七八个会。但时间不会很长,一个早会通常情况下十几分钟就能结束。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也不会无休止的延长,而是会让参与者在私底下解决。
我们内部制定了一条规则,为了避免无效冗长的会议,即使是重要的业务讨论,也不超过一小时。除此之外,每个月或每两个月会预留半天时间,专门对业务情况进行总结和讨论。同时,为了提高沟通效率,京东智能所有员工的座位都是开放式的。这能保证员工之间一转头,就可以和旁边人沟通交流,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会议。
谷歌也有类似的规定。谷歌把员工中午吃饭排队的时间控制在四分钟以内,以便员工可以利用这四分钟和团队前后的人沟通交流。
另外,除了高效的会议制度,我们也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学上,上层管理的跨度一般为4-8人。但因为我们是初创团队,为了保持团队的扁平化,通常是十几个人直接向我汇报。这些管理措施都能够帮助企业快速高效地作出决策,避免大企业病。
除此之外,在2016年,我们会加强对员工创新的激励,给员工更多的空间和展现的机会。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感兴趣的项目,然后从中选取优秀项目进行跟进,让员工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激活每个个体的能量,这才是最好的管理。
2016年也许会很艰难,但必须创新,必须释放管理在创新业务中的效能。
中外管理杂志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拍砖,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乱局中,民企老板如何“活下去”?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