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告:共享员工 | 当他不愿受雇于你时,你如何激励和驾驭他?
2016/3/10 中外管理杂志


点击图片:《中外管理》杂志30元包邮(新疆、西藏除外)
《中外管理》微信账号:zwgl1991
策划/本刊记者 谢丹丹 统筹编辑/朱丽
文/本刊记者 谢丹丹 朱丽 庄文静 杨筱卿 朱冬
传统商业社会的雇佣关系正在坍塌?
一切正在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谁也没有料想到,送快递,取外卖,腾间房子租给来旅游的远方友人,开车回家的时候顺路捎带两个客人……这些看似“不靠谱”的业务,在当 下却成为一种时髦的商业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下,共享经济正在渐渐从一个新生事物,发展成为普世的经济形式。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能不再隶属于任何一家公司了,他们不再以自己是大公司的员工为荣,而是沉浸于自己在哪个平台上创业,乐于更广泛的合作。
然而,个体的“自由”选择背后,带来的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对于企业而言,这一形式打破了原有雇佣关系下的铜墙铁壁,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外部力量。他们不再是雇佣关系下的正式员工,而是企业在某个固定领域的合作伙伴。走在探索前沿的企业,已经将“社会化”外部人才纳入到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来。
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并冲击着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春花在她著述的新书《激活个体》中甚至大胆预言:雇员社会将会消失!
组织已经无边界,员工已经不再是雇员,而更多的是合作者。对于管理者而言,如何激活和管理非雇佣关系下的“员工”?
这是《中外管理》本期封面文章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对此,我们选取了那些不断吸纳社会力量的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新型组织,同时也展现了试图通过打造平台模式来进行组织变革的传统企业的创新实践。传统的在涅槃,新兴的也在不断迭代。他们也许还不能算是成功者,但毫无疑问,他们是先行的探路者。
而这条路,你的企业或许迟早也要走。(谢丹丹)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坚守原创的力量
直接点击,查看近期最受关注原创文章:
1. 芮成钢:你急什么?
2. 急,因为弱者思维
3. 德国人为什么不提互联网?
4. 总导演谢涤葵揭秘《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秘籍5. 让你惊呆的日企管理6. 谁把郭振玺逼上了不归路?7. 中国应该向世界冠军德国学习什么8. 八次被否定,最终成功逆袭的《我是歌手》,如何让明星再站选秀台9.金钱永远不是早起的理由:Facebook、苹果两位CEO清华演讲的启示10.郭美美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方向?11.湖南卫视17年“变形计”
12.北大1898咖啡馆:中国式众筹“策源地”
13.乱局中,民企老板如何“活下去”?
14.别人都“掌握核心科技”了,海尔为何还在玩管理模式?
15.谁都离不开应酬,饭局上如何自保?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