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在欧洲杯上自诩“中国第一”,自“嗨”还是自“信”?
2016/6/23 中外管理杂志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说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我说掺水的宣传最怕见到阳光,因为阳光会把数字晒干。

文/刘步尘
如果问我谁是中国最好的彩电企业?我给你的参考答案是:创维和海信。
我无法告诉你这两个企业哪个更好,因为他们都宣传自己的彩电销量在中国是第一,而且各有出处,一个是奥维咨询,一个是中怡康。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两家的彩电销量也许不是最大的(总销量最大的应该是TCL),但他们两家的盈利能力确实是最好的,这一点看看他们两家的年报就知道了。以2014年为例,海信电器实现净利14亿元人民币,创维实现净利14.1亿元人民币,把其他彩电企业落下一大截。
不过,两家企业仍然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创维宣传自己彩电销量第一的时候会公布数据。比如,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的财报年度内,创维彩电实现销售1444万台;但海信不是,他只告诉你“我是销量第一”,至于销量到底是多少?他从来不讲,不管你怎么问他都不讲。
多年来,海信刻意对公众塑造的是务实、低调、技术派形象,站在液晶时代看,海信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从CRT时代的二流品牌到液晶时代两大巨头之一,海信完成了最华丽的蜕变,堪称现实版的“青蛙变王子”的传奇。
近日,海信再度跳入公众视野,不是因为又有新的传奇,而是它的体育营销。在举世瞩目的欧洲杯赛场,海信出人意料地地打出了“海信彩电 中国第一”的广告。于是引发一片哗然。
据悉,欧洲杯赛场每场比赛有8分钟海信广告播出时间,一共16次,每次30秒。其中中文版广告“海信电视 中国第一”播出2次,英文版广告“Hisense,CHINA’S NO.1 TV BRAND”播出14次。
大多数人认为,海信自诩“中国彩电第一品牌”涉嫌违反《广告法》。
但也有人认为,海信的宣传发生在国外,不受中国广告法约束。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虽然此广告在外国发布,但在中国媒体转播,可以视同国内发布。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如在国外发布“我是第一”不违法,试问:如果中国企业都跑到国外拍一段“我是第一”的视频,然后拿回中国媒体传播,是不是就可以“我在国外发布的”为借口,逃避中国广告法的管理与制裁?
如果海信确实是“中国彩电销量第一”毫无争议的品牌(比如三星彩电销量第一无人争议)也就算了,问题在于,海信此前宣传的“中国第一”以及“世界第三”,本来就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海信好像非常忌讳拿出证据自证清白),既然如此你怎么可以“第一”自诩?
实际上,这等于海信自讨没趣。好比一个学生,他逢人就说“我成绩全班第一”,别人问他“你考了多少分”,他很生气,说:“我凭什么要告诉你”。
海信这件事,让我想起前不久发生在格力和美的之间的巴西奥运订单之争,美的说它中央空调百分之百中标10个新建场馆,并晒出了订单;格力说它才是巴西奥运空调订单的大户,于是公众呼吁它晒单,结果格力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了。
当然,海信并非什么都不对外讲,它会拣对他有利的说,比如他会告诉你“是中怡康说的我是第一”。问题在于,中国另一个调查机构奥维咨询说创维是第一,如果不能让公众确信中怡康的数据比奥维咨询的数据更真实、客观、权威,那么,公众只能认为“海信是中国两大彩电巨头之一”,而非只有海信才是中国彩电第一。
按照海信的说法,它还是全球彩电的老三,这一点同样存疑。此前,TCL一直宣传自己是全球彩电销量第三,和海信不同的仍然是,TCL公布了自己的总销量,比如2015年TCL彩电全球总销量1780万台。
这几年,人们一直大惑不解:如果销量数据确实能支持海信彩电国内销量第一、全球销量第三的结论,为何海信就是不愿意公布呢?这不符合海信实事求是的性格啊。后来我想明白了:掺水的宣传最怕见到阳光,因为阳光会把水分蒸发掉。
怪不得每次和业内人士说到海信彩电第一的时候,同行都会摇头加苦笑:“自封的而已!”
中国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我不知道从今之后,海信再宣传他有什么新产品、新技术的时候,还有多少人相信他。一个强加给公众一个结论却拒绝给出理由的企业,公众有理由怀疑它的宣传是假的。
当年,海信因为踩准了产业发展的鼓点一跃而成为液晶时代的胜出者;当彩电再次走到改朝换代临界点的时候,我们发现海信已经成为旧时代的极力维护者。
(作者为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点击图片查看2016年(第10届)中外管理人力资本发展论坛日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外管理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