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稻谷成为扶持重点对象
2016/6/29 农品易拍
以粮食最低收购价和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是2004年以来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如何改革,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至关重要。应从国家战略、发展阶段、资源禀赋、WTO规则等出发,统筹推进“十三五”时期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革。
改革必须在约束条件下进行
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发确定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扶持重点。在需求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主要农产品必须有保有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适度进口”,也要科学地确定农产品供给水平。实际上,各种农产品自给率水平的敏感性、相对重要性有较大差异。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要把稻谷和小麦作为扶持重点,集中使用公共资源和“黄箱”政策空间。
从国内外农产品价差走势出发确定农产品价格支持水平的调整步伐。随着近年来国内外价格的反向变化,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逐步超过进口到岸税后价,顶破了国际价格的“天花板”。我国加入WTO时作出承诺,对大豆、植物油等多数产品只征收单一关税;同时,也争取到了对部分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政策,配额内实行低关税,配额外实行高关税。因而,根据关税的不同有两层国际价格“天花板”,第一层“天花板”是根据配额内低关税计算的进口到岸税后价,第二层“天花板”是根据配额外高关税或单一关税计算的进口到岸税后价。
从“黄箱”补贴空间出发确定农产品价格支持力度。我国加入WTO时承诺,我国“黄箱”补贴必须遵从两个8.5%的上限约束,即特定产品“黄箱”补贴不得超过该产品产值的8.5%,非特定产品“黄箱”补贴不得超过农业总产值的8.5%。
从特定产品“黄箱”补贴来看,多数产品的“黄箱”补贴还有一定空间,但如果支持价格继续逐年提高并有较大的托市收购量,则很快就会遭遇8.5%上限的实质性约束。而控制特定产品“黄箱”补贴水平,关键在于控制托市收购行为。从非特定产品“黄箱”补贴来看,我国还有很大空间。大致而言,目前我国非特定产品“黄箱”补贴力度不大。
重构价格支持体系总体思路
综合考虑过去10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实际效果、先行国家类似发展阶段农业支持政策实践经验、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方向和农业支持政策空间等多种因素,重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价补统筹、水平适度,一品一策、精准发力,分步实施、央地分担。”价补统筹、水平适度。就是要统筹运用价格支持和财政支付性支持,统筹运用“黄箱”补贴和“绿箱”补贴,统筹运用特定产品“黄箱”补贴和非 特定产品“黄箱”补贴,使“绿箱”补贴水平符合国家财政承受能力,使“黄箱”补贴水平符合WTO规则要求。
一品一策、精准发力。就是要对目前价格支持政策覆盖的稻谷、小麦、玉米、食糖、棉花、大豆和油菜籽7个重要农产品进行分类,按政治敏感性和自给率要求、未来支持政策空间、价格倒挂程度和走势等多种因素,确定国家支持保护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组合。
分步实施、央地分担。在整体框架的指导下,根据价格倒挂、库存积压等情况,区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改革,并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合理分配农产品价格支持事权。当务之急是完善棉花和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办法,慎重稳妥制定玉米临时收储新政策,总结推广农业补贴改革试点经验。对生猪、蔬菜等产品的目标价格保险,宜继续由地方自主探索。

广西粮食行业稻谷交易的“价格风向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农品易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