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型癫痫表现症状 | 癫痫发作首选药 | 癫痫病人用药原则
2015/12/7 癫痫病友分享

     睡眠型癫痫,顾名思义,其实是睡眠过程中发作的癫痫。睡眠时癫痫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重要激活因素。临床上任何癫痫发作均可发生于睡眠中。这一疾病常常发生于睡眠期间,一般症状表现为发作性,伴发精神不振或行为异常等。

     睡眠癫痫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澳大利亚一个大家系的研究发现位于20q13.2~13.3的CHRNA4基因突变与本病有关。相关报告的治疗药物包括卡马西平、氯硝西泮或拉莫三嗪等。多数呈现显著疗效,表现为发作明显减少甚至完全终止,日间清醒期的不适主诉减少或消失。

     国际抗癫痫联盟1989年发表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分类中,有些癫痫综合征主要或全部发作于睡眠期。 睡眠相关性癫痫和发作性睡病、夜惊、梦魇、OSAS等睡眠障碍具有诸多共同点。均发生于睡眠期,表现也多为发作性,可伴发精神不振或行为异常等。但治疗原则迥异,预后也有很大差异。

     研究表明,大约25%~30%的癫痫发作主要出现于睡眠期。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觉醒期全身性强直阵挛癫痫、癫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波(CSWS)等。

     额叶癫痫也更多地在睡眠期发作,典型的例子如常染色体显性夜间额叶癫痫(ADNFLE),其发作几乎均发生于夜间睡眠中。某些特殊的痫样放电式样也多见于睡眠期,例如睡眠期癫痫电发放持续状态(ESES)。

     ESES可见于多个癫痫综合征,例如癫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波、BECT、Landau-Kleffner综合征等。

     睡眠相关性癫痫一旦确诊,一般需进行正规抗癫痫治疗,否则反复发作有可能影响神经精神功能。而其他睡眠障碍,如夜惊、梦魇等,则一般勿需特殊治疗,大多具有自限性特征。有些睡眠障碍如发作性睡病、OSAS,虽需要给予药物或器械干预,预后也大多良好。

     因此对睡眠相关癫痫的认识主要在于与其他常见睡眠障碍的鉴别诊断,以避免错误的治疗。鉴别诊断的基本要点首先是熟悉上述疾病各自临床特征,确诊的关键方法是脑电图检查,特别是自然睡眠脑电图或长程脑电图监测。最好能同时进行PSG检查,一方面对一般睡眠障碍可协助诊断,另一方面对睡眠相关性癫痫可增加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并有助于判断其与睡眠周期的关系。在某些睡眠相关性癫痫,痫样放电频率与睡眠周期关系密切。我们对BECT痫样放电的昼夜规律研究证实,发放频率在清醒期平均4.5次/分,而在全夜的NREM期则高达27~50次/分,部分病例出现ESES的特征,REM睡眠期异常放电也可达20次/分以上。Landau-Kleffner综合征也可见到类似的昼夜发放规律。

     如果您还有什么关于癫痫问题想要理解,您可以添加我们的癫痫咨询QQ:2870930144或是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会有癫痫病专科医生一一为您详细的解答。

     手机浏览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电脑浏览,用手机轻松“扫一扫”即可关注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健康热线】

     010-83980888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咨询QQ】

     2870930144

     【北京军颐中医癫痫病医院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54号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癫痫病专科医生沟通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癫痫病友分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