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培养一个小学生居然那么贵!妈妈算完这笔帐,要哭了
2016/6/1 钱江晚报
在杭州如果培养一个文艺小娃,需要多少钱?
杭州一位小学妈妈算了一下他们养娃的文艺消费账。结果,出乎你想象 !

15万元!如果加上其他成本费用,养大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真心不容易啊!
养成一个文艺小娃,不便宜
今天,是14岁的小马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从此他将挥别少年时代,开始他的青春之旅。
小马就读于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从二年级开始,小马便在管乐团里担任鼓手,从C团升到B团,最后到能参加正式演出的A团……整整6年时间。
他都有如下的花费:
前年,他考出了小军鼓十级,现在则把全付精力都投入到了架子鼓中,为此,小马妈妈给他买了整套架子鼓(7000元,中档)。除了学校每周两次的社团集训外,还专门请了老师每周私教一次(320元/45分钟)。
其实,他学习钢琴(一台2万元)的时间更长,从幼儿园大班开始一直学到七年级(每周一次200元/课)。
如果一定要说小马成长的非典型性的话,那么从小到大的音乐培养,占据了他文化消费的最大头,然后,就是像一般孩子一样的各种培训班了。
张女士掰指头算了算其他的培训班:
小学一年级学过硬笔书法,约800元一学期;3年级学过毛笔书法,约800元一学期。
富有音乐细胞的小马同学,还有一项爱好:看电影。平均一个月看2次电影,每次60元的花销。至于从小到大的图书消费,年均2000元。
这样算下来,文艺小伙小马的养成,张妈妈一共花了15万元左右,真不便宜呀。

其实,这个家庭在孩子文化上的消费并不离谱,是目前杭州很多家庭都会选择的培育孩子的方式:选一种乐器上一门兴趣课,买些书,看些剧和电影,看不花钱的展览,修些增强体质的体育运动……
有人会说,要得到必须得有付出,任何一个国家在义务教育之外的深度培训都是商业化的。
张女士在儿子放弃钢琴时,她很生气的一大原因是:钢琴放在那里,太可惜了。很多家长恐怕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潜意识。
学乐器这件事,国外学校都有各种学生乐队,从小学开始便选修各种乐器,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买得起乐器。所以采用的方式便是向学校租借,热门乐器租借费高,冷门乐器租借费低,甚至在租用两年后,便可以归个人所有。
这样,一是保证了乐队乐手,二是极大降低了家庭负担。哪怕是中途转学第二样乐器,也毫无压力。
前几年,我们曾经为“寒门再难出学子”的对错争论,如果任由文化消费的持续高昂,往深里说,这是否会成为这种言论的另一种翻版?是否会让家长们意识到,只有深厚的物质支持,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基础的音乐、绘画等艺术修养?
文化消费,它应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基础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将它推向越来越多越来越红火的各种办学机构。
来源:钱江晚报记者 郭闻
值班编辑:周勤
养个文艺青年真是不容易……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钱江晚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