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被反腐,医疗价格改革将加速?
2014/9/24 医学界杂志
提示: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医学界杂志”,添加关注后,发“140924”给“医学界杂志”查收今日的全部精彩资讯。
导语:在习李新政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反腐反到了发改委、改革改到了计划经济大本营。在此情况下,医疗、医药等价格改革或将加速,医疗业的综合改革,可能到了关键点。
特约评论员:方舟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据《财经》记者张玉学独家报道,继发改委价格司原司长曹长庆被抓后,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原处长、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被检方带走调查。
发改委对于价格管理的懒政、乱政,公众早有非议。8年前国家药监局腐败窝案中,就有传闻,药监局曹文庄的审批腐败案比起发改委价格司药价处的腐败是小巫见大巫。现在药价处的前处长就抓,也许会给公众一个答案——看看医药定价到底有多黑。
种种迹象表明,在习李新政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反腐反到了发改委、改革改到了计划经济大本营。在此情况下,医疗、医药等价格改革或将加速。
对于医疗业来说,发改委价格部门长期将医疗服务价格维持在畸形低下的水平,以致李克强总理前段时间在谈到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时,就提到目前医疗行业服务价格过低——“低到令他无法相信的地步”。为什么发改委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一点不热心?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问。
发改委给公众留下最大的印象是“药品降价”、“油品调价”。这些年药品经过30多轮降价之后,廉价药品纷纷退市、新药定价节节攀高,结果是临床上药品迭代加速、药价越来越贵,群众医药负担也越来越大。而发改委价格司却从不检讨其执政的效果,乱政十年,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当局者却无视市场和公众反馈。
再说油品调价,发改委建立的动态油品调价机制,被讽刺为“大升小降”,成了两桶油的橡皮图章,结果让中国油品价格成功“赶英超美”。2011年4月《经济观察报》报道说,中石化耗资8亿元,以“发改委顺义培训中心”建设超豪华酒店,供两个单位享用。公众很想知道:石油公司在超豪华酒店中对发改委的“培训”,对于发改委定出让两桶油满意的价格是否起到了关键作用?!
上述例子说明,发改委价格司并不总是懒政——对于影响大、市场大、有明确利益企业主体的领域,发改委调价是非常热心的——药品十年降价30余次、汽油柴油等油品每年都要调价多次。但是医疗服务业,极端的例子是,有的地区20年价格都不调整。发改委到底是在管价格,还是在抓权力;到底是在服务市场,还是扰乱市场?真应该问问这些技术官僚们。
医疗服务价格低到连李总理都“无法相信”的地步,客观上助长了 “医药不分”、“以药养医”——因为没有医药和器械企业的利益输送,公立医院仅靠服务收入难以生存、也无法养活如此多的医生。这种畸形的生态并非发改委价格司一家造成,但确实是造成这种机制的核心一环。
现在发改委价格司被反腐,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据了解,在李总理发表医疗价格谈话后,全国不少省市都在酝酿医疗价格改革,在上海,医疗用耗材定价已调整到了医保部门(据相关企业介绍,现在沟通更顺畅、新技术推进更快了)。与此同时,发改委价格司在重重压力之下,也希望做些有价值的工作,来应对公众压力。最近1年来,发改委价格司频频放出廉价药给予价格保护、非医保药品价格开放、非公医疗服务价格开放等措施。尽管上述措施并未能拯救该部门的领导人,但确实让人看到了不同以往、更“实事求是”的新风气。
在“规划、审批、价格、医保、编制、科研、评级”等维持医疗市场垄断结构的7种武器中,价格是核心一环,政府定价导致“价格丧失了市场资源配置指南针的作用”,进一步导致医疗市场失序。虽然医疗业的改革,未必会因为发改委价格司“被反腐”而一劳永逸解决,但在“简政放权”、“市场配置资源”的大改革方向下,未来医疗业的价格改革,无疑会加速。
因此,现在,也许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医疗改革到了关键时刻!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号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身边有突发事件,可以加QQ:845693653爆料,新闻入选即奖励一季度纸质版《医学界》杂志。若您在行医路上有一些思考和感悟,欢迎给《医学界》投稿,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一经录用,发布后每篇稿酬100-300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在页面底部点下这个图标,给界哥一点鼓励;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