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三原则”让医改裹足不前
2014/9/30 医学界杂志

     提示: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医学界杂志”,添加关注后,发“140930”给“医学界杂志”查收今日的全部精彩资讯。

     导语:传统医疗行业中,只有钱和物的流动,看不到信息的流动。如今医疗行业变化的信息已经流动了起来,信息不仅可以控制医疗的行为,还可以改变患者的选择和行为。

     作者:巴图 来源:新浪博客

     本次医改体现“四多”:参加组织领导的政府部门多、国家资金投入多、专家出谋划策多、网民讨论献计献策多,充分体现我国政府对本次医改空前重视和人民群众空前期待。都希望患者能够享受到安全、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解决多年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

     令人不解的是,五年过去了,下了这么大力量,百姓“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也不廉价。药品涨价了,基层瘫痪了,医生看病不再“对症下药”,而是“对钱下药”,医院疯狂创收,药业被迫公关、行贿、送回扣,患者被迫接受过度医疗。五年世事大变,这都是怎么了?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寻根问底,追根朔源,原来是“医改三原则”酿苦果。

     经过08年大讨论,09年出台我国第一部医改方案,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简称“三个坚持”。如何解读“三个基本原则”,决定医改的路线与成败。以下逐个追查对“医改三个原则”的解读。

     一. “坚持政府主导”

     新医改把“政府主导”解读为“政府包办”与“政府包养”。结果,“政府包办”使政府的权利过多、过深、过细地深入经济领域,不但滋生腐败,而且“特权垄断”破坏了市场功能,使市场不能调节价格,造成看病贵、药价虚高。

     使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造成基层缺医生,看病难。“政府包养”的公立医院过多,财政不堪重负,公立医院被迫从服务中收费,逐利创收,造成公立医院不公益,挂羊头卖狗肉。

     政府应该汲取计划经济时代的深刻教训,告别政府“包办”与“包养”体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医,主导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医疗市场,通过市场竞争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惠及百姓。把政府之手换成市场之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把多年以来喊得最响却严重缺失的“公益性服务”和“市场监督”实实在在地担当起来。

     二.“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

     这一条解读为公立医院担负着医疗服务的主要任务,民营医院查缺补漏。80%的基本医疗任务由公立医院担当,20%的非基本任务由民营完成。公立医院占领80%以上的市场,公立医院丢下的20%市场由民营医院补漏。多年来实际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公立大医院占领90%以上的城市人口密集市场,经济效益好,日进斗金,而公共卫生、公益性服务、基层、边远地区没人管。

     其实民营医院应该成为医疗市场的主体,完成80%的基本医疗任务,而20%民营医院丢下的公共卫生、公益性的、基层、边远地区的医疗任务,应该由公立医院担承起来。公立医院应该成为公益性的主导者,不应该成为创造经济效益的主导者。

     其次,“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还解读为公立医院应该享有政府投资、免税、医保定点等多种特权优惠,民营全没有,使二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民营永远处在竞争劣势,终久会被市场淘汰。这就是“社会办医频遇玻璃门”的根本原因,永远政府独家办医,资源短缺,缺者为贵。

     “政府主导”、“公立主导地位”是计划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坚持”它,就是坚持旧体制,拒绝改革。

     三.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

     新医改把“政府主导”搞成“政府垄断”,把“公立医院从服务中收费”称为“市场化”,即“政府垄断与市场化相结合”,稍有点市场常识的人都懂得,有垄断就没有市场化!要市场化就不能有垄断!

     “垄断与市场化相结合”?笑话!没有的事!

     中国医疗市场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市场化”!只有“垄断创收”!这就是现在的中国医疗服务体制,一种新型体制,是世界最差的害人体制,这种体制正受到主流医改百般呵护,让中国人继续看病难看病贵。

     【如果您身边有突发事件,可以加QQ:845693653爆料,新闻入选即奖励一季度纸质版《医学界》杂志。若您在行医路上有一些思考和感悟,欢迎给《医学界》投稿,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一经录用,发布后每篇稿酬100-300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在页面底部点下这个图标,给界哥一点鼓励;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