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疫情攻陷欧洲
2014/10/7 医学界杂志
提示:国庆长假,参与《医学界》晒照片活动拿奖品啦!具体规则:回复“假装去旅行”五个字,根据提示完成晒照片活动,长假期间每天十份奖品等您来拿!
导读:一名西班牙医务人员的埃博拉(Ebola)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之前她为一名感染了埃博拉并被运回马德里的驻非洲传教士提供了护理。这是西非以外首例疑似传染病例。
作者:王玉凤 来源: 一财网
西班牙政府6日宣布,该国一名曾经治疗埃博拉患者的护士被传染,成为在非洲以外地区染上该病毒的第一人。
据NBC报道,这名护士被描述为“医疗技术人员”,曾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卡洛斯三世医院(Carlos III hospital)参加治疗神父别霍(Manuel García Viejo)的医疗小组。
出现发烧症状
别霍在塞拉利昂传教时感染上埃博拉病毒,9月25日不幸病逝。这名护士曾经先后两次进入过他的病房:第一次是为了给他治疗,第二次是在他过世后收拾他的遗物。9月30日,她开始出现患病症状。
马德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官员阿莱马尼(Antonio Alemany)说,别霍过世一天后,这名护士曾去度假。随后,她因感觉发烧而在9月30日联系一家医疗中心,但是假期中一直过着“正常的生活”。他并未透露该护士在假期中的具体行踪。
西班牙卫生部门称,该护士早些时候也曾帮助治疗过另一名神父帕哈雷斯(Miguel Pajares)。75岁的帕哈雷斯此前一直在利比里亚工作,后来也感染上了埃博拉病毒。8月7日他被空运回西班牙,5天后死亡。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目前这名护士只出现了发烧的症状,情况相对稳定。西班牙政府正在确定她是如何感染上埃博拉病毒的,以及这支治疗神父别霍的团队是否严格遵守了医疗规范。埃博拉病毒是通过直接接触人体体液传播的。
西班牙卫生部部长马托(Ana Mato)说:“我们正在努力核实具体的染病来源,以确定该医院是否严格遵守了规范。”
马托呼吁该国民众保持镇定,并表示已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来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30名曾经与该护士接触过的医护人员将接受21天的观察。西班牙卫生部门也正在编制这名护士曾与外界接触的人员名单。排在名单首位的是她的丈夫。她没有孩子,今年44岁。
据《纽约时报》的消息,这名护士正在马德里郊区一家医院接受观察,但她所在的隔离病房并非治疗埃博拉这种致命传染病的专门病房。她可能会在今天晚些时候转到卡洛斯三世医院。
到目前为止,美国虽然已有6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接受治疗,但每位患者都是在西非感染该病毒的。
7400宗病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3日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已有7400例确诊或疑似埃博拉病例,其中3400人已经死亡。医护人员是易感染该病毒的高风险群体。WHO 1日称,西非已有382位医疗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216人已经不治身亡。
WHO承认,上述数字低估了此次埃博拉疫情爆发的严重程度,并警告称,如果不加大对西非国家的救援力度及疫情的控制,到今年11月感染该病毒的人数将多达2万人。
10月1日,美国宣布在该国本土确诊了第一例埃博拉病例。这位不知名的患者可能是在利比里亚染上该病毒、之前两周去美国旅游。到达美国5天后,9月24日才出现埃博拉症状。
联合国卫生部门8月称,全球携手合作抗击埃博拉病毒,对于抑制该疫情的大规模爆发至关重要。之前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已在9月表示,全球应对这场危机的能力不足,疫情发展的速度惊人。
自9月5日以来,塞内加尔和尼日利亚未报告过新的病例,埃博拉疫情看上去差不多已经“被控制”。WHO表示,几内亚的疫情也相对稳定,但在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疫情仍在恶化。WHO虽然已经不断派遣医护人员去往疫情最严重的西非国家,并在当地开设了新的埃博拉治疗中心,但是在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床位仍严重匮乏,至少还需要2000张病床。
埃博拉病毒曾在非洲多次爆发,但每年感染人数很少超过500人。1976年该疫情首次爆发时,刚果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偏远村庄将近300人死亡。1979年~1994年,没有相关的病例报道。而上一次最严重的疫情发生于2000年,当时主要受害国乌干达的死亡人数超过400人。显然,此次埃博拉疫情自今年3月被报道以来,在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和影响范围等方面均超过了史上任何一次。
【如果您身边有突发事件,可以加QQ:845693653爆料,新闻入选即奖励一季度纸质版《医学界》杂志。若您在行医路上有一些思考和感悟,欢迎给《医学界》投稿,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一经录用,发布后每篇稿酬100-300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在页面底部点下这个图标,给界哥一点鼓励;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