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海医生的医院梦
2014/10/12 医学界杂志

     提示: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医学界杂志”,添加关注后,了解每日医疗界最新最热资讯!

     导读:医院的规模、手术量的大小、教授的多少等等都不应该是医院优劣的评价标准,中国的医院评价标准必须改改了。

     作者:宋东雷 来源:“神经外科宋冬雷教授”微信号

     离开著名三甲医院投身民营已经一年半了,但对于未来的理想医院并没有想清楚,或者说中国未来的医院究竟往什么方向发展,一直有很多的困惑。

     学习、交流、观察、思考、尝试、总结,不断反复,今天终于有点想明白了。

     医院的规模、手术量的大小、教授的多少等等都不应该是医院优劣的评价标准,因为这些指标并不能如想象的那样可以真正代表医疗质量的高低。中国的医院评价标准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这里,我提出三个新标准,供大家思考和讨论。

     标准一:医生护士是否“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因此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才是医疗服务内容的核心。当然由于医疗服务的高度专业性,以及人对于延长生命的无限期盼,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但是,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尽量为患者考虑,诊疗上技术上最合理、最适用、最规范,服务上提供最大的帮助和便利,给予最大的人文关怀,是完全应该的。

     标准二:行政后勤是否“以临床为中心”。在一家大型医院,部门科室人员众多,分工细,各有任务和利益,矛盾普遍存在。如何协调,和谐而高效运营?我认为只有坚持“以临床为中心”的评价标准,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消除一切消极因素,正确引导所有的部门和科室,弱化矛盾,团结协作,尽最大努力为临床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提供服务和帮助。

     标准三:管理者是否“以员工为中心”。我们要求医护人员全身心为患者服务,要求全体员工一心为临床医生服务,如何能够做到呢?就必须实施“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包括员工的待遇、员工的发展、员工的幸福感等等。我相信,员工如果感受不到医院管理者的善意和关心,感受不到医院“以员工为中心”的文化理念,是不可能持续为医院努力工作的。员工不幸福,如何可能“以患者为中心”呢?

     以上就是我的医院梦,在目前的中国真的还只是个梦!

     不过我想,我总结的标准应该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医疗服务的本质,即符合患者、医生(员工)和医院三方的共同需求和利益。我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以这“三个中心”为目标的优质医院;而且我还坚信,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最终能够发展成为百年老店的医院,一定也是以这“三个中心”为办院宗旨的好医院。

     OK,想明白了,希望我们的医院梦早日实现加油!

     (作者宋冬雷教授:原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现上海德济医院院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在页面底部点下这个图标,给界哥一点鼓励;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