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患者站起来了!
2014/10/22 医学界杂志

    

    

     结果发现,腊肠犬较好地恢复了运动功能和前后肢协调能力,但与对照组相比,膀胱顺应性等并没有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同时,23例试验组中观察到3例死亡,1例疼痛,2例肠梗阻。另外,剑桥的研究团队认为,动物的脊髓损伤模型并不能精确模拟临床病人的情况,而且研究结果也显示,并不是所有的脊髓功能都能通过嗅黏膜细胞移植得到修复(Brain. 2012 Nov;135(Pt 11):3227-37)。

     但这些趋于保守的建议并不能阻止瘫痪患者们紧紧追逐科技带来的新“稻草”。有时候,身处绝望的患者们宁可做科学的“小白鼠”,希望自己所试验的新疗法是能带自己恢复健康的诺亚方舟,而近日依靠嗅鞘细胞移植重新站起来的截瘫患者Darek Fidyka就是这样一位探路者。

     2010年,38岁的波兰患者Darek Fidyka在一次意外中刺伤脊髓,导致瘫痪。当医生告诉他,现有治疗手段无法让他得到康复时,患者在高风险和一线希望中选择了后者,接受了嗅鞘细胞移植。伦敦大学神经研究所教授Geoffrey Raisman和他的团队在患者的一侧嗅球(脊椎动物前脑结构中参与嗅觉的部分,用于感知气味)获取嗅鞘细胞(OECs)和嗅神经成纤维细胞(ONFs),经体外培养后将其植入受损部位。Raisman认为,嗅鞘细胞的植入可诱导脊髓中的神经纤维再生性生长,它和嗅神经成纤维细胞一起发挥作用,在受损脊髓神经残端搭建“神经桥”,但目前两种细胞的合作机制还不明确。

     在接受嗅鞘细胞移植治疗19个月后,患者Fidyka恢复了部分自主动作,并可在助行架的帮助下站立行走,腿部也恢复了部分感觉,且目前并未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等并发症。

     但细胞移植的安全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Fidyka是第一例接受嗅鞘细胞(OECs)移植的病人,但此前在相关研究中,曾尝试过其他神经细胞的移植。2006年,一位18岁的女子因第10和第11胸椎受损而接受嗅黏膜细胞移植,在术后第8年,患者接受移植的部位出现了多囊性肿块,对该病例进行随访观察的Dlouhy及其团队提出建议:在接受细胞移植和神经干细胞植入的患者中,需要进行更长期的安全性监测(J Neurosurg Spine. 2014 Oct;21(4):618-22)。

     专家们认为,在对嗅鞘细胞移植技术的前景进行评估之前,应花更多功夫去研究其作用机理,并扩大试验样本量。针对伦敦大学Raisman的研究结果,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教授John Sladek谨慎地表达了乐观的想法:“目前还只在一位患者身上进行了移植,不过,这个案例为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患者带来了恢复部分功能的希望。”

     据悉,Raisman和他的团队计划将在未来的3-5年期间继续纳入更多患者。Raisman也是嗅鞘细胞的发现者。在1985年,他发现了这一特殊的具有理想再生能力的胶质细胞,并持续关注和它相关的研究。2012年剑桥的研究团队在狗身上完成嗅鞘细胞移植并取得良好效果时,Raisman曾说,要通过这一疗法在人身上进行脊髓修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在两年后的现在,Raisman对此似乎多了一些信心:“这是一个渐进的逐步优化的过程。”——对前来采访的记者,Raisman这样说道。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在页面底部点下

    这个图标,
给界哥一点鼓励;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