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的医学图文笔记
2014/10/25 医学界杂志

导读:这虽然是一篇老文章了,但是在当下这个浮躁的年代,还是很有必要搬出来和大家共勉!做学问能做到如此地步,不愧“学问”二字。
作者:余政程 来源:人人网
这本笔记的主人叫冯新为,已年过90。相比之下,当今浮躁的社会下,人们更加讲究效率,讲究捷径,而丢失了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内心最原始的沉静。读完爷爷的笔记,被老爷爷的这种专注、沉静、耐得住寂寞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以下为全文:

五一放假,和90岁的爷爷一起收拾他以前的东西,在一个木箱中,发现了这些已经些许泛黄的笔记本,打开后,我就震惊了……

抗战胜利后,1945年,爷爷就读于当时的上海同德医学院。爷爷同时也被当时的德国医学院录取,爷爷说:德国医学院条件好,一人一台显微镜呢。但考虑到德国战败,担心当时的JJSZF不认可其颁发的文凭,便选择了同德。毕业后来到了当时的华东军区医院故都南京。

爷爷的爷爷是清朝的秀才,乡里有名的医生,爷爷的爸爸是东京帝国大学的留学生,回来后,也当了医生,开了诊所,爷爷作为长子,自然从小受到熏陶。值得骄傲的是,学有所成的爷爷为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体检过。
以下为爷爷的医学图解和笔记,有拉丁文的和德文的,还有爷爷画的素描,用爷爷的话说,当时年轻,老师一边上课,我就一边把模型画下来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在页面底部点下
这个图标,给界哥一点鼓励;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