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规培医生的成长故事
2014/11/29 医学界杂志

    

     导读:2015年全国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今天同事们将两年前我写的帖子翻出来,关注人员如此之多,超出我的预料。我在想向学弟学妹们说,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注定了我们就是苦行僧,无论现在环境如何恶劣,至少我们得先武装好自己,有句话“有为才有位”我很喜欢。既然注定了要规陪,就选择优秀的培训基地辛苦他几年,不要让自己的青春随意溜走!

     作者: 梁鹏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我是华西麻醉科5年规培结束的小虾米中的一员,看见这两天站内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讨论很热烈,某些战友对这种制度“咬牙切齿”,甚至出现语言攻击的场景。既然大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为了本专业的未来据理力争理所应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主要取决于照镜子的人。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过来人,现将我的5年规陪经历简短的汇报给大家,至于各位的认识,我想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是一名华西医院麻醉科的主治医师,男,外省人,2005年本科毕业于华西临床医学专业。2004年10月参加了华西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面试,当时要求很高,应试者成绩优良,英语6级才有面试资格,我有幸被录取,成为2005级10名麻醉科住院医师中的一员。

     前几天监考时有位同学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规培,有木有后悔?我坦然的告诉他我当时毕业时候的想法:1.医学生是半成品,我希望自己以后不要太差,当医生的基本功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更关系到自己的饭碗;2.年轻人,吃苦算不了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3.当时的口号是“养活自己,学技能,拿硕士学位”,我认为硕士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以后肯定得读博士,同等学力硕士够了。4.就业嘛,5年后留下来最好,留不下来一身本领怕没地方要?!

    

     2005年8月19日,我开始了规培,确实很辛苦,临床工作之余,1年级开始医院安排了大量的课程,都在19:00-21:00,尤其是循证医学的课程,上课、查资料、交作业,忙的也算不亦乐乎。还好第一年在内外科轮转,考执照,跟着潮流糊里糊涂也就过了,分数还蛮高,收入够用,好像是860元每月(记不清了,反正没向父母伸手)。

     2年级进入麻醉科了,大医院都一样,很辛苦,华西也不例外,一开始要学的东西很多,为了学习纤支镜插管,每天早早去库房借到纤支镜,为了多学技能,急诊值班只要自己有空,就跟着住院总到处晃悠、帮忙,急救插管很多人不愿意去,我主动承包!除此之外,科里的教学活动安排的很多,最喜欢病案讨论,感觉提高很快,那时候邓硕增老师经常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好几年没见邓爷爷了。月收入1200元了,好像。

     3年级了,轮转ICU了,2008年5月9日代表手术室ICU参加全院5.12急救技能大赛,获得了第一名,5月12号地震了,连续6周没休息,期间认识了很多ICU的大佬,北京、上海的主任要我去他们医院(不知道是自己能干,还是他们可怜我!!),同年资其他医院的同学来进修了,竟然对我刮目相看,而我在仰望第一批“魔鬼”住院总,牛!抗震救灾结束了,ICU抗震救灾一等奖4名,麻醉科轮转的住院医师占3个,其中一个是我。本科同学直接硕士的要毕业了,大学同学毕业后留任某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同学代表医院来招生了,硕士、住院医都要,前者1年后有编制,后者拿到硕士学位的有编制,有点郁闷…努力硕士学位。

     4年级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周末、晚上去上硕士的一些选修课,半个学期没睡过懒觉。学分修完了,全国统考也过了,川大要求的2篇核心期刊论着也发表了,医院住院医师基金申请也中了,硕士课题也做完了,等着第5年提前一年答辩了,喜悦…

     5年级了,老总了,听起来好风光,带领5个住院医管急诊了,很多进修老师羡慕我了,回家后遇到难题给我打电话了,我收入也涨了,月收入上6000元了,到ICU深静脉置管20一个,会诊20一个,收入上万了。转眼毕业了,留院了。川大新规定同等学力硕士不能提前答辩了,老板改好的论文得再等1年了。

     5年转眼没了,想起了那句口号:“养活自己,学习技能,拿硕士学位”,数数自己的钱包,读硕士花了28500,剩余存款50000.技能应该还可以吧,没和其他医院同年资的比过。硕士学位因为政策调整晚点才能拿到。说说2005年一起奋战的10个住院医师吧,1个1年后去卖药了,1个第2年去经商了,3个第一阶段结束后均就职于三甲医院了,2个在成都,1个在重庆,其他包括我全留院了。四川省让5年毕业的住院医参加了省公招考试,但不与其他考生竞争编制,5年结束的住院医师去省属卫生单位工作,省上直接给编制,3年内有效。

     现在当主治医师了,当老师了,也教住院医了,许多来华西进修的医生和我一直保持联系,工作中遇见困难了会给我电话,我搞不定了会请示其他老师。每天除了临床麻醉外,每年给学生上10次晨课(7:15-7:45),做1次病案讨论(7:15-8:00),1次杂志俱乐部,3次高影响因子文章汇报,2次住院医师大课(19:00-21:00),1次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讲课与技能培训(19:00-21:00),2次深静脉置管模拟教学(19:00-21:00),1次本科生大课,3轮留学生实习带教,若干轮本科生实习带教。

    

     华西就像铁打的营盘,来了许多兵,走了许多兵,这些兵也许参差不齐,也许像某些反对者所说的不应该被培训,但是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成为当地的中坚力量。我觉得选择了华西麻醉科的住院医,确实很辛苦,有那么多活要干,有那么多教学活动得参加,有那么多规章制度得遵守,还要想着如何做科研,写文章,读学位,就像被鞭子打着往前走,我呢,苦中取乐,蓦然回首,自己原来比同龄未规培的人成长得快了许多;再回头,自己已经可以独当一面;被赶着往前走是一种成长方式,放任、追求自由地往前走也是一种态度,人各有志,我觉得我本人天生有惰性,希望被赶着往前走,就成为现在这样一个过来人。有人问我苦不苦,我笑了,苦吗?也许有时候吧,我家在农村,这点苦比起父母算不了什么吧。有人问我后悔吗?我说后悔学医,好像有点;后悔当住院医,一点也没。

     (作者梁鹏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亲爱的界友们,为了给您提供更好的服务,请配合我们做个小调查吧,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2015年,您希望我们为您多做些什么?》的调查,小编在这里谢过啦~

     【说出你的故事】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