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一种病?
2014/12/4 医学界杂志

    

     有冲突就会寻求安全保护,这是人本能的反应。而怀旧通过退行到过去/家乡替代性地满足了人的本能欲求。它所造成的时空错觉,正好能以一种象征的方式带给人安全和爱。所以我们往往发现,怀旧情感多是正面的,是通过过滤掉不愉快因素来保持或强化个人的自我认同。

     总的来说,退行是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以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来防止焦虑的机制。这毕竟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所以一个人如果过度怀旧,真有可能成为“病”。

     怀念初恋是正常的,总是怀念就不正常了

    

     说起怀旧情感,总有一个问题最戳你软肋——初恋。对初恋、某任前男友/前女友念念不忘称得上是最受欢迎的怀旧情感,几乎是个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忘不了有可能是因为没完成。西方心理学家蔡戈尼克(Zeigarnik)曾做过的这样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她要求测试者做20件指定的工作,其中半数工作允许被测试者自行完成,另外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挠,致使其无法完成。

     实验结果发现被试者大多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却,而对中断了、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蔡戈尼克效应”。

     我们往往总记得初恋、前任怎么怎么好,遗憾自己没有好好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当时的不愉快好像完全没有发生过,恭喜你,病得不轻。

     这是怀旧现象的典型症状:美化“故乡”、夸大“过往”人和事的优点而忽略其不足的心理历程,并呈现出想象胜于实际的特征。

     处于怀旧情感中的人经常会陷入“晕轮效应”: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这种爱屋及乌的错觉会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形成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

     适当怀旧,有益身心

     当然,怀旧也不是一无是处。“复古”作为一种时尚风格大行其道,在绘画、音乐、文学中的“怀旧风”也屡见不鲜。怀旧情感确实给壹读君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虽然怀旧心理的产生源于一种不怎么正能量、甚至还有点倒退意味的防御机制,但是不少科学研究证明怀旧情绪确实能给人带来慰藉。

     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的克莱?劳特利奇博士与他的社会心理学团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劳特利奇博士让志愿者回忆生活中某一段激起“回忆和遗憾”情绪的往事,并简单描述这件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研究小组发现怀旧情绪不仅没有增加消极情感,反而会给人带来好心情,因为怀旧通常建立在过去的快乐经历基础上,如婚礼、家庭节日或旅途等。尽管怀旧者通常会沉浸在某个令人产生消极情绪的片段,如孤独、空虚等,但怀旧情绪却使得怀旧者提升自尊感,感到人生充满意义。

     当怀旧的对象从过去的事件变为具体的产品品牌时,怀旧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的拉弗兰(K. E. Loveland)等人要求被试者坐在电脑前,与网络上的其它3个玩家一起玩传球游戏。实际上这些玩家都是电脑程序控制的;一半的被试者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1/4的传球,另一半被试者则仅在游戏的开始被传了3次球,之后就再也没获得传球。

     接下来,研究员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商品的品牌,其中一些是过去流行的,另一些则是现在流行的,要求他们做出选择。那些在传球游戏中受到排斥的被试者更倾向于选择怀旧的品牌。此外,当被试者吃下去怀旧品牌的饼干之后,社会排斥带来的归属感需求也会更容易平复。

     研究者们认为,当我们现有的社会关系面临威胁时,怀旧可以让我们与过去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他人重新建立联系,恢复遭到破坏的归属感。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在网络社交上看到“小时候的味道”一类的图文,就会下意识地感动并转发,然后因为刷太多这样的帖子而被拉黑朋友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与界友们一起互动起来吧~

     【说出你的故事】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