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执业医生:很艰苦,不煎熬
2014/12/7 医学界杂志

    

     那天气温有36度,街道上热浪滚滚,坐在对面的傅一山却头戴棒球帽,身穿工装外套和休闲长裤,“我不习惯吹空调,我喜欢大自然的真实状态。”他仿佛看穿笔者心中的疑问,淡淡笑道。虽然才四十多岁,傅一山却有着慈眉善目的面相,笑意盈盈,语调很轻,说话时让人很愿意聆听。

     先想办法活下来

     尽管加入了张强医生集团,与那些出来单打独斗的医生相比,傅一山在资源、执业平台等方面不至于太困难,但他并不因此轻松多少。

     “在脊柱外科自由执业,还是个空白,前景怎么样,我不敢预料,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活下来。”傅一山说,脊柱外科和美容、皮肤科、牙科不同,它的门槛太高。脊柱外科手术都是大手术,风险高,一旦出现意外,很可能致命;其次,很多手术都需要输血,医院必须大量备血,而目前的私立医院极少能做到这点;再者,正因为之前没有脊柱外科医生自由执业,所以很多私立医院没有可供脊柱外科开展手术的手术室,并且很多专科专用的手术工具,需要自己出资采购。

     风险高,技术要求高,成本高,市场无先例,这“三高一无”让傅一山对脚下的每一步都慎之又慎,虽然内心充满开创事业的激情,却已做了最坏的打算。

     “如果2年后(新的事业)没有起来,我恐怕就扛不下来了。毕竟家庭条件有限,也许到时会再回到体制内吧。”傅一山淡淡说到,随后,这位有着佛学信仰的医生又补充了一句,“即便最后饿死了,我也认了,说明这个社会不需要我,那我回到佛祖身边,有什么不好?”

     不再忍受体制恶制度

     其实,傅一山原先在体制内的工作状态,是很多医学生、住院医奋斗的目标。

     作为一个工作了15年的资深副主任医生,傅一山在2003年被领导钦点,与另外两名同事参与了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创办工作,合力将六院脊柱外科打造出今天的成绩,出色的工作也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并且因为随和的性格,傅一山无论与同事还是患者,都相处得很好。

     但他还是果断放弃了这些。“我之前的工作状态是出世,现在才是入世。”傅一山这样形容,并向笔者解释了这内里的意思——

     首先,好医生在体制内越来越难做。医生以外的事情太杂太多,太多医生把大把时间、大量精力浪费在医生以外的事情上。

     体制内很多指标跟医生目标不一样,像药占比、检查比、耗材比等等,尽管推出这些指标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操作太粗线条。“比如耗材比就控制得很紧,但脊柱外科要用到很多耗材,为了符合指标,我就不能收一些病情严重的病人,只能收些轻微病人,导致我一半时间花在本不该我来做的事情上。”

     还有一点让傅一山很是惭愧——“在六院那么多年,没有带出过一个真正的徒弟。因为在一个行政官僚体系里,我什么都做不了,我没有权利。”

     凡此种种,让这个只想凭自己的技术好好治病救人、培养后生的医生觉得憋屈,所以那段时间,他把自己比作“在练忍辱,练出世,练修行。”

     今年7月,当看到张强在微信上说筹办自由医生集团时,傅一山迅速联系了张强,决定加入,“我希望走出一条路来,让我的同事,我底下的医生,让他们有一条路可以走,而不是一辈子闷在体制内,从医生变成官僚的附属品。”

     技术撑起信心

     采访中,这位与张强同是浙江老乡的医生,表情温和语调坚定的说,“张强能做好,我为什么不能呢?”

     他的信心来自技术上的两大法宝。

     第一,对职业平台要求低,手术风险低。对绝大部分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手术中都需要输血,但傅一山不需要,“除了极个别的肿瘤、感染、结核病人,我的其他病人几乎都不用备血,以前在六院几乎一年都没有备血。”因此,傅一山对职业平台的要求更低,因为很多私立医院都做不到备血。

     第二,对高科技器材的要求低。与那些因为运用先进器材而号称“微创手术”不同,傅一山做微创手术的理念是,把以前的常规手术,用原有的器械,在个人技术上改进,把它做成微创。

     “比如做腰椎间盘手术,以前切口有十几公分,现在有医生用内窥镜技术(椎间孔镜、椎间盘镜)可以做到2.5公分,而我在原有器械基础上也可以做到2.5公分。并且,前者因为在镜头下操作,受到管道限制,误伤很多,比做常规手术的损伤还大;而我是在直视下操作,下手很稳,里外损伤都很小。”傅一山说,随后又补充道,“脊柱外科的,从颈椎到腰椎,不管什么难度的手术,我都可以做下来,所以技术上我一点都不怕。”

     对于傅一山的技术,张强的评价是,“市场绝对是检验技术的金标准,公立医院教授很多,但有足够自信出来的很少,技术不好,到市场上马上就死掉。”

     下海以来很艰苦,不煎熬

     从今年9月正式自由执业,到今天11月30日,傅一山已经自由执业三个月了,目前还处在“艰苦期”,两个执业点——上海沃德医疗中心和上海和睦家医院现在每个月的门诊总量约20个,手术量2台。这与以前在公立医院时门诊量每天60个、手术量每周七八台是没法相比的。

     “但我并不煎熬。”傅一山微笑说道,因为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以前主要是医保病人,现在是自费病人和商业保险病人,这两个群体很少有交集,所以我现在的病源几乎要从零开始,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另外一个让傅一山宽心的地方是,门诊量从9月份的10个不到,增长到现在每月逾20,增长幅度符合预期,“即便是在公立医院,要新建一个专科门诊,大概也需要一年的时间,不过我认为再给我们三个月,就会打开一个不错的局面。”他说。

     最让傅一山欣慰的是——“尝到做一个纯粹医生的感觉了。”以前在公立医院,无论普通门诊还是专家门诊,每个病人都只有三五分钟的问诊时间,“只要没看到手术指症基本上就PASS了”,而现在每个病人有半小时门诊时间,傅一山可以充分倾听患者诉求,仔细检查病症,分析患者生病的根源,并且指导如何调整生活方式等等。这种转变的价值在于,不仅让患者得到了更优质的医疗救助,还包括为医者在这其中享受到的职业尊严,“以前只算个医匠,现在才能称为医师。”傅一山说。“并且虽然现在每月两台手术,但也能养活自己,因为这2台的收入相当于以前20台手术的阳光收入。”

     如今,因工作量骤降而带来的慢节奏生活,让傅一山很享受,他现在每天工作半天,其他时间,除掉陪伴家人和专业学习,便是在学习人文知识,“医生思考人文很重要,会对看病有不同领悟,也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我们不要一味执着于技术,技术还只是初级层面的。”傅一山说,他希望他的这点感悟能影响到更多医生同行。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看完文章有话想说?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与界友们一起互动起来吧~

     【说出你的故事】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