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医生的医路传奇
2014/12/9 医学界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的一生如有神佑,顺利度过了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时刻。“天助自助者”,他说:“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有机遇,也要自己努力,我的经历中,有些就是老天给的,自己努力与否都不重要,不过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机遇和努力被刘又宁视为其一生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不努力,就算有机遇也抓不住,但自己再怎么努力如果没有机遇也很无奈,有的机遇一生可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所以了解我的故事,也有一定的意义。”

     学医并不是初衷

     “我不想学医”,谈及当初高考填写志愿时,刘又宁直截了当的说“因为少年时代羡慕航天航海,所以高考志愿填地都是航天学院、航海学院之类,恨不得都不在地球呆着了。但为什么后来当了大夫呢,因为我父亲觉得家里能出个医生挺好,所以他串通我的班主任改了我的高考志愿。”

     刘又宁不喜欢学医的原因是因为学医需要记住很多东西,而他不喜欢死记硬背。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刘又宁看到不是自己的志愿,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闹脾气不去学校报到,一直拖到报到的最后一刻才不情愿的去了。尽管当初父亲的做法不对,但刘又宁现在觉得父亲帮他选的路也挺好,“事实证明我走这条路也算比较成功,也很适合我,虽然当初那种做法不对,但结果还不错。”

     1964年,刘又宁进入了中国医科大学学习,两年后的1966年5月,文革爆发了,在大学里只正经读了两年书,然后开始胡闹。谈及那段胡闹的历史,刘又宁说:“那时候很荒唐,现在开玩笑说打鸡血,那个时候是真打,还宣传一根针一把草治百病,我不否认针灸的作用,也不否认草药,但这样说太荒唐了,还有人说卤水能治百病,杨白劳自杀时喝的就是卤水。我还亲眼见过护士做手术,大夫当助手。”

     当时的社会不仅荒唐,而且人与人之间还要斗争。“我们一个年级五六百人大概分成三派,分成派后就开始打,甚至动枪动炮,有人被打死了,有人被打伤了,我同学中死掉和重伤的都有,都是同学之间下的手,这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刘又宁会拉手风琴而得以加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不用去参加武斗,所以平安度过了那段历史,就这样到了毕业,他要迎来人生中另一个关键时刻:毕业分配。

     机遇和努力

     刘又宁只在毕业前的半年多时间,在医院里实习过,虽然时间很短,但也真正学到了一些临床知识。而毕业分配到哪里,将对他今后的发展影响重大。

     当时的分配主要有三个方向:农村公社医院、参军和留校。刘又宁说:“参军是最值得羡慕的,我同学中有一批人,穿上军装后就进入了保密状态,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留校我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我的父亲虽然只是中学老师,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在学校的派别中我属于保皇派,不够革命,而要想留校就要站好队,当时有专案组和专政队,专案组就是整人黑材料的,专政队就是搞批斗打人的,我不是污蔑有些同学,事实上就是那样,所以留校没有我的份。”

     但这时刘又宁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机遇。他的父亲热爱音乐,把自己的一件很好的皮大衣卖了,买了一架手风琴,一开始不让刘又宁学,每次父亲出门时都把琴锁起来,刘又宁就把锁撬了,这样竟也学会了。

     对自己拉琴的水平刘又宁也很自信,“我们的乐队与音乐学院的一起演奏,看我们的比看他们的多,当时军队文工团想招收我们,不当大夫了,我们也动摇过,觉得去农村公社医院还不如去文工团拉琴呢。”

     但学校军宣队有个有位姓苏的二把手,他的眼光比较长远,也很善良,他很同情学生,不想继续胡闹下去,所以讨论刘又宁的毕业分配时,就以有音乐特长宣传需要的理由把他留校了。刘又宁说:“这就是机遇,无论我怎么努力也争取不到,如果我不能留校,将来想要考研究生会很难,这是我后来发展的关键一步,但不是我自己争取的,是老天给我的。”

     1970年刘又宁毕业留校,1978年恢复了考研,虽然当时研究生很难考,一位老师只招一名研究生,当时有70多人报考于润江老师的研究生,刘又宁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一年后刘又宁考取了日本东北大学留学。

     谈及能到日本留学,刘又宁认为是机遇与努力并重的结果,改革开放的大形势是机遇,而自己也抓住了这个机遇。刘又宁高中和大学学的都是俄语,毕业后同宿舍的同学会日语,他就跟着学着玩,学的时候只是一种爱好,觉得多掌握一门知识总比不学好。因此,如果没有自学日语,他也没有办法到日本留学。

     虽然是自学,没有上过一天正规的日语课,但考试时刘又宁的日语成绩比一些上过日语课的人还好。而在日本博士毕业答辩时,考官说十几年了,我们没见过日语这么好的留学生。刘又宁笑着说:“其实是因为我提前对可能会问的问题做了精心准备,如果真要问的太多,我可能也说不好。”

     刘又宁留学的东北大学也就是当年鲁迅所学医的地方,因此他入学时还成为了当地的大新闻,地方最大的报纸在头版头条进行报道:继鲁迅先生之后中国大陆来了医学留学生,并刊登了他和老师的照片。刘又宁第二次在当地出名是九几年的时候陪同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并去参观了东北大学,这一次比第一次还引起轰动。

     去日本留学时是雨雪纷飞的寒冬,刘又宁博士毕业归来时适逢樱花盛开的季节,在他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他站在樱花树下的照片。那时候从国外拿到博士学位回来的全国各行各业加起来还不到100个,因此他回国之后直接归国务院科技干部局管,想去哪里工作基本都能满足。

     起初刘又宁选择了中日友好医院,但医院解决不了他爱人的户口问题,两人不能继续两地分居了。这时候他想起在日本留学时做过301医院姜泗长教授的翻译,姜教授那次去日本访问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医院网罗人才。因此当接到他的电话后,姜泗长教授很快就给他回电,告诉他院长第二天一早就见他。因此对选择到301医院工作,刘又宁说:“这即是老天照顾,也有自己努力的结果。”

     三位导师的影响

     在求学生涯中,能够遇到三位好老师,对刘又宁影响深远,为他以后的临床和研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于润江老师是刘又宁的硕士老师,他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呼吸研究所,跟于老师学习期间刘又宁打下了临床基本功基础。同时于老师还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这一点对刘又宁也有很大影响。于老师上大学时还没解放,学校是用日语授课,因此他对日本十分了解,刘又宁去日本留学的学校和老师都是于润江为他选择的。刘又宁说:“于老师对我最大的帮助之一就是帮我选择了一个好学校和好老师。”

     后来,刘又宁留学归国后,于润江老师特意到北京找他谈话,希望刘又宁能回去将来接替他做呼吸研究所所长,但由于种种原因,刘又宁终究没有选择回去。

     龙岛任是刘又宁在日本的博士导师,在呼吸生理和肺功能领域很有建树,跟随龙岛任学习奠定了刘又宁今后20年的专业方向:呼吸生理和机械通气。对于龙岛任老师,刘又宁认为他帮助自己打下了身后的呼吸生理基础,另外也为他推荐了一位美国老师。

     在日本留学时,还有一段小插曲,刘又宁撰写的论文《深吸气后健康人和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紧张度的变化》,是东北大学医学部历史上第一篇发表在世界权威呼吸病学杂志美国《呼吸疾病评论》上的文章。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为了强调中日友好特意在东京一家法国餐厅邀请刘又宁共进晚餐。

     1987年刘又宁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一年,他的导师菲斯曼教授许多中国医生都很熟悉,因为他写了一本很有名的肺病学书籍,在全世界广泛发行。刘又宁在美国学习的重点是呼吸衰竭和机械通气,这段经历促使他写下了对中国呼吸界影响深远的一本书《机械通气与临床》。

     这是国内第一本完整介绍机械通气的书,现在全国用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骨干基本都是从刘又宁的这本书中学会的,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院士在一次会议上特别讲到自己当初就是读了刘又宁的这本书学会的机械通气。“国内很多呼吸科的学术骨干、重症医学专家都曾当面对我说,是读了我的那本书学会了机械通气,甚至有些人说非典之所以少死人,是因为有了呼吸机,而我的这本书让很多人学会了怎么使用呼吸机。”

     后来刘又宁看到很多人因为肺炎感染死亡,他认识到感染也是非常实际和紧迫的问题,因此开始把研究重点放在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方面。他后来在感染领域所做的工作也都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不仅呼吸界,连重症医学、血液、甚至微生物和搞临床药理的专家都认可他的研究。

     刘又宁反复说过,他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些成就,皆与三位导师教诲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没有辜负三位导师的培养。早在上90年代初大家都没有出版专著也无处可抄时,刘又宁已出版了两本专著。在基本上不需要跑关系送好处的年代,他已牵头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获得的荣誉与学术职务是数不胜数:解放军一级教授,文职特级,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前任主委;中华结核呼吸杂志总编辑;中华内科杂志副总编辑;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名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教师;首都健康卫士等。

     成为好医生先做个好人

     刘又宁觉得自己还算是个合格的医生,或者说是患者比较喜欢的医生。他认为作为医生最值得强调的就是要有同情心,要善良,做个好人。

     刘又宁的母亲是位非常善良的人,让刘又宁从小就印象深刻。母亲在外面遇到乞丐时,不仅给人家钱,回家之后还偷着哭,刘又宁有一次看到后问母亲哭什么,母亲说那个乞丐实在太可怜了。刘又宁感慨道:“她是真的同情乞丐,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太物质化了。”

     刘又宁中学时经历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饱饭,刘又宁兄妹五人,弟弟妹妹们都吃不饱,他是老大正在长身体,所以饥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粮食不够吃,做饭时就煮玉米面粥,而且用最大的锅煮,这样可以煮的稀一些、多一些。刘又宁说:“我现在有个本事,喝汤一般人都喝不过我,中等的碗我能喝13碗,这个本事就是在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因为粥很稀,不多喝点就摄取不够能量。”但这也让刘又宁感到很遗憾,因为父母总是要等他们吃完后才吃,常常他们吃完父母基本上吃不到什么了。

     被饥饿逼迫的实在没办法了,刘又宁选择了休学一年,垦荒种地,那时候他才十几岁,休学当了一年多的农民,一年下来收获了将近一千斤玉米,才缓解了家里的饥荒。从垦荒种田这件事上,刘又宁的感想是:“那时候大家都挨饿,我开荒种玉米,但没有人偷,人在那种饥饿状态下还能不偷盗,我至今印象深刻,但这种品质现在没有了,真是遗憾。”

     这些经历让刘又宁对底层人民充满了感情,他说:“我父亲是个很平常的人,我也不愿意当特殊的人,我觉得最平常的人常常也是最伟大的人,那些踏踏实实在第一线工作的人是最值得敬佩的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和资格看不起他们,社会财富就是靠这些人低报酬高风险的劳动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城市里的农民工常常让刘又宁很有感触,他曾在傍晚时看到一群农民工围着一个垃圾桶吃饭,因为没有桌子,垃圾桶上可以放碗。刘又宁说:“如果社会对这些人缺乏同情心和良心,我们的社会就完了,社会虽然需要一些有突出能力的人,但也不能与群众利益背道而驰。”

     对社会底层的关怀让刘又宁很羡慕那些在夏日的傍晚,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劳动,光着膀子在路灯下一边下棋,一边喝啤酒的人,他觉得这种人生状态很好,但他却享受不到。“我如果这样做了,明天会成为全院的笑话,我无法放的这么开。”

     当初毕业时刘又宁很羡慕那些穿上军装从事秘密工作的同学,那些人实际上是到了北京航天医学中心,研究航天医学,但天意弄人,直到这些人到了退休年龄,中国也没有航天员上天,所以航天医学也一直发展不上去。到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上天的航天员时,医疗专家组的组长却是刘又宁,杨利伟是他签字通过的三位航天员之一。

     有一位航天资格被取消的人,刘又宁一直到现在还觉得对他很抱歉。那个人训练很刻苦,成绩也很好,但很遗憾的是在他的纵膈附近有一个1cm左右的肺大泡,刘又宁作为医疗专家组把关人,只好把他的资格取消了。他说:“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他,因为他也很努力刻苦,如果他上天了,十有八九能够安全回来,但我看到了就要负责。所以做我们这行有时候也很残酷,直到现在我脑子里还有这个人的音容笑貌,虽然我不应该内疚,但还是有些内疚。”

     刘又宁今年已经69岁了,回顾他做医生的生涯,他说最令他感到欣慰的莫过于从死亡边缘把病人救活,别人诊断不清的病人他诊断出来了,这也是让他最愉快的事之一。另外他也很注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著作是否帮助了别的医生,因为他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就像很多人通过他的书学会了机械通气,能够救更多人一样,这也是他最珍视的。他做的试验是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他的关于肺炎的研究结果告诉了别的医生中国的肺炎应该怎么治疗,他觉得这很有意义。他的文章为了能让国内更多医生看到,他情愿放弃在国外学术杂志发表的机会而先在国内发表。

     他说:“至于我得了什么奖,获得了什么荣誉,那都无所谓。”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看完文章有话想说?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与界友们一起互动起来吧~

     【说出你的故事】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