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踩踏事件乃平民之痛
2015/1/2 医学界杂志

( 1989年英国希尔斯堡体育场惨案悼念现场)
写在前面
都没想到,伴随2015年第一缕晨曦而来的新闻,是那么令人震惊。
都没想到啊!
急急打开上海医务圈的微信群,发现接收伤员的数家医院的同仁已是一夜无眠。逐渐地,微信朋友圈里开始出现各种急寻亲友、哭悼学生的讯息,令人唏嘘。
那些逝去的生命,是那么年轻。我们的哀痛,难以名状。
这种痛,早已痛了很久
“挤死人”,这并不单单是一种夸张的形容,更是一种悲痛的历史。
1948年12月23日,上海外滩发生“兑金惨案”。是日,大批上海市民拥到外滩的各家银行兑存黄金银币。据当时报刊记录:“挤兑的人和看热闹的人,共计约十余万人之多,…人潮好比大海中的狂涛,有些老幼妇孺,受不了长久的挤轧,大声呼喊,意图退出行列而不能;在嘈杂声中,不时飘出微弱的‘挤死人了’的呼救声,喊者自喊,听着无闻…人潮中被挤死者,多不能及时发现,因为死人还是挤在人群中,被活人挤来挤去的不能倒下…惨绝人寰,潜然泪下。”
当日,死亡7人,伤52人。

(当年外滩“兑金惨案”发生后,上海报章的标题)

(当年外滩“兑金惨案”的现场照片,秩序极为混乱)

(当年外滩兑金惨案中,警察从拥挤的人群中拽出已死去多时的女子)
这种痛,都痛在平民身上
翻开中国的旧报章,从清末到民国,国内各地“挤死人”的事件,屡见不鲜。历史上这些拥挤踩踏事件原因,颇为集中:争领施粥、抢购食盐、战乱逃荒。罹难的,多是老百姓和贫民。解放以后,生活条件改善了,拥挤踩踏事件原因有些变化:节庆活动、校园活动、灾害逃生,伤亡的依然是平民。
放眼全球,世界各国也都发生过各种拥挤踩踏事件,甚至发生过很多特大伤亡的事件。这些事件,大部分发生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很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也有少部分发生于发达国家中,例如体育赛事和庆祝活动。而世界各国的挤踩踏事件中,所伤亡的,别无二致,也都是老百姓。老百姓踩老百姓,那么,责任是不是都在老百姓身上呢?

(柬埔寨踩踏事件现场,绝望的窒息人群)

(德国踩踏事件中,惊慌四逃的人群)
这种痛,不应一再发生
国内外关于“公共场所踩踏风险”的研究非常多,几乎所有的研究明确指出:在防范公共场所踩踏事件方面,“公共管理”应发挥主要的作用。
面对惨剧,“公共管理”不能逃避。
1989年4月15日,在英国希尔斯堡体育场举行的足球比赛中,拥挤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伤亡,96人丧生,200多人受伤。史称“希尔斯堡惨案”。当时的英国警方试图将责任推给利物浦球迷,认为一些人酗酒闹事才酿成惨剧。之后的二十多年,受害者家属和一些活动家一直在为还原事件真相而积极奔走。2011年,英国政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希尔斯堡惨案的原因和责任人进行追查。2012年,调查结果终于出炉,认定:现场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不力,最终导致人群失控,相互践踏酿成惨剧。英国首相卡梅伦公开向希尔斯堡惨案受害者家属道歉。

(2012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公开为希尔斯堡惨案道歉)
我们喜爱自己的城市。每一个人,不论贫富,都希望在自己的城市中安全而快乐地生活。
新年的第一天,因为惨剧,我们的心很痛。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坚强而负责任地正视这种伤痛。希望这种伤痛不再发生。
哀悼罹难的生命。
我很难过,很难过。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山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文章来源其个人微信号“医史微鉴”
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快要跨年了,小编带界友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吧~展望一下,你最希望自己的2015年什么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练习书法,然后带朋友们一起玩起来吧~
说出你的故事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故事。
打赏界哥界妹~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