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生眼中的跨年不眠夜
2015/1/3 医学界杂志

     导读:长征医院医生回忆中的不眠夜:去急诊室,那里需要我。

     来自: 解放日报

     整个急诊已经忙翻了天……狭小的抢救室里挤满了平车、伤员和忙碌的医务人员,内科、外科、急救、B超……我已顾不上看热闹,赶紧向12号房奔去,那里需要我,我也只有在那里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31日晚最终处理完所有报告已近23时,和同事收拾东西去站台等车。等了好久车不来,心一横,决定去外滩跨年。23时35分出发,一路狂奔,终于在55分警察拉起封锁线的前一秒挤了过去。

     拍了好几张照片,也参与了倒计时,原本一切都那么美好,正顺着人群慢慢往北挪时,突然从后方传来喧闹,接着就看到警察和几个人往前挤,感觉像带着伤员的样子。也没多想继续走,接着就看到路障和疏导交通的警察,他们拿着扩音喇叭喊着不要停留,往前走。等走近一看才发现路障后躺了一个人,有警察正在做胸外按压。犹豫着走了两步,我和同事商量说:要不去看看?她表示同意,于是我们穿过拥挤的人群,向警察表明身份后进入了围栏。由于光线缘故看不清脸色及瞳孔,但呼吸和颈动脉搏动已经无法探及。

     抱有一丝希望,我们把伤员抱上一辆可能是临时征用的面包车,在两名警察的陪同下向医院疾驰,后来又加入了一辆警车开道。一路上我和同事还有一名警察轮流做心肺复苏,另一名警察随时与外界联系,中途我还给值夜班的同事打电话让他通知预检准备接人,当时是1日的0时15分。

     回到了长征医院,在向抢救室交接时病人的情况还是没有一点好转,但接诊医生还是打开静脉通道、接呼吸机,尽最后努力。

     最终,我们没能把病人救回来,我和同事都很失落,她去帮我买了瓶水,腰酸腿软的我们瘫坐在急诊的长椅上,我从包里翻出两颗糖,一人吃了一颗,接下来我们把此事各自发了朋友圈——这个时候是1时。

     我送来的这个人应该是长征医院接诊的第一个踩踏事件中的伤员,而此时此刻急诊的同事们、包括我们都没想到事态下一步的进展。

     紧接着一阵急促的警笛由远及近,又一批病人送过来,数目和伤亡情况不详,整个急诊已经忙翻了天。我去看了一眼,清创室里横七竖八躺着几个人,面色铁青,已无生命迹象。狭小的抢救室里挤满了平车、伤员和忙碌的医务人员,内科、外科、急救、B超……我已顾不上看热闹,赶紧向12号房奔去,那里需要我,我也只有在那里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果然CT室已经开始排队了,我意识到一台CT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而急诊略显老旧的机器一旦罢工必将影响整个救援工作的开展。于是我把工作交给值班医生,自己去三楼开二室的64排CT。

     机器正在启动,长年住在医院、熟悉设备操作、上午还在挂水的超哥(影像科医生,编者注)也已闻讯赶来。不一会儿协理医师也来了。完成球管预热后,我打电话通知急诊CT开始向楼上分流伤员。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我们陆续完成了约6个病人的胸腹部检查,由于第二天还有夜班,我先回办公室休息了,超哥和琼姐(影像科医生,编者注)忙到几点不得而知。

     6时,我被值班医生的求助电话惊醒,有伤员病情变化需要复查胸腹CT,而他在急诊走不开,于是揉着睡眼穿上大褂去了二室。为了再有病人来时能及时检查,我回办公室拿了毯子披着趴倒在了操作台上……

     再睁眼已是8时,起身去值班室收拾东西,上午还要去实验室,路过抢救室门口看到那里还是站着好多人。奋战了一夜的我早已说不出话,默默地前往地铁站。这艰苦的一战就算告一段落了。

     最后,向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全程为群众护航的警察同志和现场提供帮助的热心市民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及时让出生命通道的司机朋友们表示诚挚感谢。

     (原标题:长征医院医生回忆中的不眠夜:去急诊室,那里需要我)

     说出你的故事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故事。

     打赏界哥界妹~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如果你看到界哥界妹勤劳聪明天天陪你加班加点大口吐血只为给你做出好内容不容易,就打赏下吧,别担心,不花钱,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