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立“体制内医生集团”
2015/3/7 医学界杂志

    

     导读:跳出体制的张强医生创办了真正市场化的医生集团,而新成立的北京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类似于一个体制内的医生集团。

     作者:李草凡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3月4日清早,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在自己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很短的信息:“北京首个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启动,首期创业诊所项目征集合伙人,您不需离开体制,您平等享受股份,只要您有一颗创业的心,我们一起努力!”

     较之于自由执业的张强医生于2014年7月创办的中国首个医生集团,这一平台将打造一个“体制内的医生集团”。作为四位创始人之一,孙宏涛向《医学界》表示,希望就此探索公立医院医生职业发展的新路。他透露最新的进展称:平台公司已成立,商业计划书也已经写了好几版,并有数十位医生表达了加盟意向。

     孙宏涛介绍,上述想法已酝酿了一年以上。2014年2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工作会上传出消息,将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然而,听闻原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创办诊所的曲折经历,他意识到也许自由执业还需要等待时机。

     最近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使孙宏涛和另外几位同伴看到了另一种希望:“我们想为公立医院的医生探索职业发展的另外一条道路”。

     他介绍,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是一个自助的平台,把志同道合的医生聚集在一起,帮助大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通过线下的实体医疗平台把他们的理想落地,此外还将为医生们提供一系列的延伸服务。平台既像是医生的“娘家”,也是一个“孵化器”,而聚拢来的医生俨然将组成一个初具雏形的医生集团。

     包括孙宏涛在内,三位医生和一位律师在内的创始人团队,选择合伙人医生的标准是“有理想,有热情,好背景,好资质”。所谓的“好背景”,是指有在大医院工作的经历;“好资质”,原则上指副高职称及以上。不过这并不是硬性规定,“我们也欢迎志同道合的高年资主治”,孙宏涛说。

     目前已有几十位医生表示要加盟这一平台,创始人团队谨慎起见,首批可能吸纳10-20位医生。

     孙宏涛介绍,抛出他们的想法之后,有不少投资人表示了兴趣。不过,创始人团队希望把利益更多地留给医生--平台上聚集起来的医生会成立一个合伙人制度的公司,对合伙医生实行股权激励,在此基础上将实行众筹或者吸引投资,实现医生们“联合起来开诊所”的设想。

     孙宏涛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具体的细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多点执业医师互助平台将是体制内有意创业医师的一个事业新起点。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更多医疗产业资讯,请关注“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编者观点:

     这一全新的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体现了一部分先行者的眼光和魄力。然而这种“体制内创业”也面临相当大的局限--在合伙医生尚未脱离体制的前提下,作为财政供养的“单位人”,如果其合伙公司举办营利性诊所,将面临法理上的悖论,即营利性企业对公共资源“搭便车”。这种困境的根源是多点执业政策“先天不足”,是在承认既有体制下的有限开放。破解之道在于真正地解放医生,放开医疗市场,才能让医生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这篇文章有话想说?有感想?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界哥界妹们一起交流讨论起来吧!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