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建议设立“全国心梗救治日”
2015/3/8 医学界杂志

导读:从2005年开始,急性心梗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现在每年估计有250万例心肌梗死发生,约54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田栋梁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
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提议和卫计委支持下,2014年11月20日我国就开展了“心梗救治日”的主题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因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中”的提案》,建议把每年的11月20日设为“全国心梗救治日”。他认为如果能在国家层面推动,相信可以深刻改变心梗救治的现状。
之所以把全国心梗救治日设置在11月20日,葛均波院士解释:“11.20有两个意思,一是提醒公众发生心梗后‘要120’,另一个是‘要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性”和“高致死致残率”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估计我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从2005年开始,急性心梗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现在每年估计有250万例心肌梗死发生,约54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其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急性心肌梗死业已成为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并且是一个具有社会性效应的重要医学问题。
虽然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和临床医师认识的提高,早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流程日益成熟,但由于广大群众相关科普知识不足,救治体系欠合理,每年只有5%的患者得到了及时合理的救治。如果任由其发展不加以积极引导,我国将有大量患者因救治不及时致死、致残。
葛均波认为,仅依靠医疗机构的努力,无法遏制这一发展趋势。因此需要依赖政府、媒体、医疗行业以及各界的积极推动,让全社会关注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并共同推动心梗救治水平的提高。因此建议:
1、设立全国心梗日:为进一步提高全国范围心梗救治水平,向全社会普及相关知识,倡导科学的心脏健康观念,建议国务院同意批复设立全国性的心梗救治日,时间可拟定为每年11月20日。
2、开展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地进行“全国心梗救治日”主题系列活动。包括宣传资料推广、心梗危险因素筛查、心梗救治演示、心梗科普讲座、全民心梗科普知识竞赛等。
3、加强媒体宣传:由卫计委牵头组织,联合宣传部门制定“全国心梗救治日”的宣传推广计划。包括制作公益广告,邀请主流媒体进行报道,重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形成正面宣导的良好局面。
葛均波院士相信,通过每年在全国心梗日设置不同主题持续推动,可以延展至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领域,从根源上遏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不仅救治更多心梗病人,降低死亡率,还能够让大众更积极、科学、理性地认识医学,带动全民医学健康素养的提升。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
对这篇文章有话想说?有感想?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界哥界妹们一起交流讨论起来吧!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