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绝不能仅停滞在“一声叹息”!
2015/3/11 医学界杂志

    

     导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在被要求对委员们关于医疗问题的发言作出回应时,话未出口却先来了一句“哎”声长叹,此举引发了在场委员会们会心的笑。

     作者:吴天飚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3月7日,在全国政协医卫界联组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在被要求对委员们关于医疗问题的发言作出回应时,话未出口却先来了一句“哎”声长叹,此举引发了在场委员会们会心的笑。

     医改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马晓伟的这一声叹息之所以能博得在场委员们的会心一笑,实在是因为背后折射出多年来的医改种种无奈:药价越改越高,医生收入却不见提高;医生的压力越改越大,患者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低。

     这些无奈,医生、患者能感觉到——在《医学界》发起的“你认为卫计委官员为什么会叹气?”的调查里,21%的用户认为是“为医改没推进而叹气”,46%的人认为“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叹气”。

    

     这些无奈,卫计委官员也能感觉到。笔者相信马晓伟的叹息中既有着对于医疗现状的担忧和无奈,也有着对于医改未来走向的迷惘,毕竟,医改事关财政、社保、民政、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和公共领域,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摊好这块“大饼”绝非卫计委一个部门力所能及。

     但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医闹医暴、伤医杀医及医生猝死事件,以及屡屡曝光的医院和药企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都已经预示着一个事实:医疗业迫切需要一场震耳发聩的变革!并且已有太多的事实和教训说明,这场变革绝非小打小闹式的修修补补可以应付了事,也绝不能再用“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来搪塞。

     今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当前群众最不满意的几个民生问题,其中医疗位列第一,这样的排列想必不是偶然,医疗带来的问题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说是会影响社会安定也并非耸人听闻,这一点,总理和执政党也早已意识到。

     公立医院改革停滞不前,药品招标弊端频现,分级诊疗、自由执业总是雷声大过雨点,我国的医疗痼疾绝非一日之寒所致,既有现有医疗体制本身的原因,也牵扯到宏观经济体制、人事制度及福利保障等领域,需要从中央决策层到民间有识分子的共同重视,需要从卫计委到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实权部门!

     近两年来,中纪委主导下的反腐工作进行地如火如荼,力度空前,其中既有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也有中纪委被授予前所未有的真权实力的因素使然。不妨试想,如果医改也有个像中纪委一样被赋予专项实权的部门来主导负责,而并非是动辄以多部门联合下发文件,事后却无人对结果监督负责的方式来进行,其进程会否也能像反腐一样酣畅淋漓呢?

     或许有人会说,医改牵扯到那么多部门和领域,牵扯到多方的利益,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这话是没错,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哪次改革不会付出代价?医改的最终目的是造福民众,其中包括患者,也包括医生的利益,相对于这个目的,其他各方的“奶酪”被动了多少,应该是退而其次应该考虑的。

     更何况,一个让患者和医生都不能满意的改革,最终也会影响到社会各方的利益和稳定,与其届时与卫计委一样叹息无奈,不如正视现状,痛下决心,切莫错失亡羊补牢的良机!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

     对这篇文章有话想说?有感想?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界哥界妹们一起交流讨论起来吧!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