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夫妻的苦命生活
2015/4/19 医学界杂志

导读:一目了然,在大家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凡事追求性价比的今天,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孩子教育的时代,与许多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对比,医生的工作强度未曾降低过一丝一毫,医生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不及格”,医生的付出与收入很难成比例。
作者:关月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朋友圈信息,是一位医生发的:
“昨晚十点从医院回的家,孩子睡觉了,妻子没有怨言!凌晨三点妻子被急促的铃声叫去抢救病人,怕她开车迷糊,我一身秋衣秋裤脚踏拖鞋飞车把妻子送到医院!医生革命夫妻不求有功,但求患者家属能够理解那就阿弥陀佛了!”
简单的叙述,平实的语言,却将医生夫妻的苦命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完这个朋友圈,笔者想起9年前看过的一篇博客,是位骨科女医生写的,标题叫《夫妻都是医生千万别要孩子》,讲述双医生家庭的忙碌及夫妻两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至今对文中一段描述记忆尤深——“有一次周末他奶奶有事,我送他上幼儿园,时间太早幼儿园门还没开,儿子在外面使劲敲门,喊着老师开门我妈妈上班要迟到了我妈妈还要看病人呢,最后实在喊不开说你把我放这儿你上班去吧。”
在那篇博文最后,女骨科医生奉劝“没结婚的医生千万别找同行!找了同行就别要孩子!当医生累,当医生的爱人也累,当医生的孩子更倒霉!”
不知这算不算过来人以血泪经历警醒后人。
在《医学界》官方微博上,许多医务工作者也纷纷发表看法:“这简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两人值班,小孩子就一人在家。”“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愿意找一个医生男朋友/老公的原因” “所以新房子虽说更大更舒适但是仍旧酷爱医院内这套老的……架不住一个方便啊。”……
而那些双医生家庭的孩子什么遭遇呢?
“爸爸妈妈都是医生,我从小就没有享受到同龄孩子该享受的温情关怀,有无数次的夜晚,我被爸妈独自留在家中,在眼泪中睡着……那时候真是恨透了医生。”网友“水烟”说,“Jenny”也称“深有体会”:父母经常要上夜班,我童年的夜晚常常在医生值班室中度过。有时晚上一个人在值班医生的床上睡觉,睡梦中被病故患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惊醒后,吓得大哭。”
一目了然,在大家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凡事追求性价比的今天,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孩子教育的时代,与许多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对比,医生的工作强度未曾降低过一丝一毫,医生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不及格”,医生的付出与收入很难成比例。
必须强调,对医生职业的付出,远远不止医生个人的时间精力,更是背后整个家庭的支持与牺牲。
但是你看现在的医疗环境,患者辱骂打骂医生是常有之事,砍砍杀杀也常见诸报端,无怪乎网友要说“这些辛苦都不说,就怕闹事找茬儿的,你的辛苦换来打骂。”也即文首那条朋友圈里说的——
“医生革命夫妻不求有功,但求患者家属能够理解那就阿弥陀佛了!”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