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医生防御性治疗的背后
2015/4/30 医学界杂志

    

     导读: 《医学界》调查发现,85.8%受访医生承认,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曾经在医疗过程中采取防御性医疗。

     作者:关月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医患之间的种种冲突,让双方都受到了严重伤害。”近日,微博名人、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一条微博引起网友热议。

     如果对医疗行业稍有了解,会发现近十年来,医生挨打事件一直没有停止过。哈尔滨医科大学课题组对960名医生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中,有10.8%的被调查者遭受身体暴力,72.8%的被调查者遭受过非身体暴力。

     更可悲的是,尽管在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及医院声称加强医生保护,但暴力伤医事件概率仍在继续升高。中国医院协会的调查报告《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显示,发生医生受伤事件的医院,2008年为47.7%,2012年上升为63.7%;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事件,2008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为20.6次,2012年为27.3次。

    

     此外,在《医学界》2014年一项对7700多名医护人员的调查显示,88.83%医护人员“自己或同事遭遇过患者暴力”。

     日益增长的暴力伤医事件,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感,也最终伤害了患者自己,比如廖新波在微博里提到的“防御性医疗”。

     所谓防御性医疗,也称自卫性医疗或防卫性医疗,具体表现包括:从实际病情看没有必要的各种化验、检查,回避收治高危病人,回避高危病人手术及难度较大的特殊处置,带有推脱责任性质的转诊及会诊等。

     “据我了解,由于当前医疗政策及医疗环境,基层医生只看‘有把握’的病人,稍有异议立即推荐到县级医院,县级医生为了安全起见,会尽可能多检查,以防‘误诊’、‘漏诊’留下‘把柄’,再有不好沟通的,效果差的,直转市级……”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科主治中医师马常青说。

     防御性医疗究竟有多普遍?“医学界杂志”在2014年调查发现,高达85.8%医生承认,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曾经在医疗过程中采取防御性医疗。

    

     对待这样的结果,大家既无奈又表示理解。

     “目前的医患关系你真的以为吃亏的是医生吗?现在的医生已经不是给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了,而是怎么能保护自己怎么不会被告怎么治,都是被患者逼的!”网友“葛罗比拜”说;“鱼锅锅”则认为,医生没有义务一定要帮你,惹不起还躲得起啊!

     而在内科待了20多年的医生网友“hydoc”或许说出了大多数医生的心声:再危重的病人,只要患方明白事理,为人仁义,没有人拒收。病人和家属的态度和人品,部分决定了医生所采取的医疗方式。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