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医院外科手术怎么做?
2015/6/12 医学界

导读:在赫尔辛基医学中心这个神经外科的圣地,神外牛人都是怎样做手术的呢?
作者:周岩
来源:新浪微博@神经外科周博士
(《医学界》转载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清晨7点半到达(芬兰)赫尔辛基医学中心,来到了这个神经外科的圣地。

进入手术室,首先看到的是展板上密密麻麻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近期科室发表的。还有一个世界地图,上面插满了图钉,每一个图钉代表着一个来这学习的医生。全世界所有的地方都有医生来这学习,欧洲最密,亚洲里以日本最多。

手术室内
神经外科手术室有两个手术间,呈弧形分布,大大有利于设备和人员的流通。环绕手术室分别有多个房间用于休息、学习、观摩手术。

透过手术室门口的玻璃一窥,Juha HernesniemiJuha教授的手术都在这个房间。Juha教授是带领这个顶尖团队的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其所带领的团队是欧洲最大的脑血管病治疗和科研中心。
手术室外的刷手间

Juha这的医院对病人的隐私看护的非常严,即使在病人麻醉时,都不允许医生进入手术间,他本人亦是如此,静静的在手术间门口站着,直到麻醉医生和护士打开门告诉他准备完毕,他才进入手术间。他说:“在麻醉准备期间,需要导尿、脱衣等,要尊重患者的隐私。”


牛人就是这样低调而谦卑的做着伟大的工作。自己上头架、理发,并且亲自捡起地上的垃圾,然后默默的洗手、上台,没有CUSA,没有电生理监测,只有一把双极、一个吸引器和一台显微镜,连助手都显得多余。

Juha自己亲自消毒,很简单,所用的东西全在这个台面上。先带一副手套,用酒精消毒。然后再换另一幅手套铺切口巾,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


注意看Juha嘴里含着的开关,这是“mouth-switch”,通过嘴控制显微镜的电磁开关,可以省去用手来回调整显微镜的时间,因为是自动对焦,所以不需操心术野模糊的问题。
手术结束Juha下台,立刻就被学习的各国医生包围,纷纷寻求自己的答案。

在这个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手术治疗的朝圣之地学习时,有一些小事和小物件还是蛮有趣的。
首先介绍一个在手术中很好用的小黑盒子,是一种超声装置,用于探测血管走形及是否通畅,非常实用,可以用于复杂颅底肿瘤和血管畸形的手术。


对于神经外科手术而言,止血是最重要的操作。Juha Hernesniemi教授的止血法宝就是:纤维蛋白胶+生物蛋白海绵压迫填塞,效果非常好。这种纤维蛋白胶不只是用于硬膜外静脉丛止血、静脉窦、海绵窦出血,还用于硬膜下脑组织内的压迫止血。对于颅底中央区和脑深部的肿瘤出血,这种方法可以大大舒缓术者的压力。

回国后曾找过这两种纤维蛋白胶,可是没有找到,可能还没进入中国市场。
Juha的手术器械就是11件:4把双极镊子(2长2短,其中一个是尖头一个是宽头)、3个大中小吸引器、1把动脉瘤钳、1把直显微剪刀、1个显微剥离子、1个动脉瘤剥离子。Juha的分离方式更喜欢钝性分离,右手双极镊子、左手吸引器,就完成了绝大多数操作,助手都是多余,仅需一名护士配合即可。
Juha的手术室管理并不严格,麻醉医生可以不戴口罩,背后递器械,穿着洗手衣可以干任何事而不需更换外出服等,还包括消毒的方式(头皮消毒只是用酒精),按照国内的标准来说,简直可以轰出手术室了。但他们的术后感染率很低。Juha说,我在这个房间做了超过2000台手术,术后很少感染,我要求参观者呆在线外,最关键的是我尽可能微创手术,不是单纯追求切口的大小,而是对神经的损伤最小,手术时间最短,出血最少,这样病人会很快恢复,而不会感染。
(本文作者为空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原文标题《走进神经外科的殿堂赫尔辛基医学中心,触摸神经外科殿堂级大师Juha Hernesniemi教授》。)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20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