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闹把医生逼成啥样了!
2015/6/19 医学界

导读:出了事医院不保护你,政策不保护你,这无异于把临床医师推向悬崖边缘。
作者:结夏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近日,医疗暴力频现,医务工作者人人自危,医院各科室人心惶惶。
一位三甲医院的临床医师向《医学界》透露,如今病情稍重的病人都成了烫手山芋,无人敢接。
即便是医院的辅助科室都谨小慎微,对有风险的检查项目(如造影、穿刺等)一律拒绝,除非负责病人的临床医师亲自签下保证书:出了事自己负责,与检查科室无关。
这位医生透露,医院心内科曾收治一名需要做心脏支架的病人,病人的肾功能轻微异常,在使用造影剂后诱发肾衰竭,发展成尿毒症,事故发生后患者家属在医院堵门很久,最后以上百万的赔偿告终。
因此,对有风险的检查的项目,只要病人某一项身体指标异常,即便只超出临界值一点点,检查科室都会拒绝。科室认为,即使患者同意做检查,但万一出了事,要闹事的照样会闹,为了规避风险,他们的原则是:能不做尽量不做,如果一定要做,病人的主治医师必须签署保证书。
不光是检查科室,如果病人状况不合适,甚至麻醉医师都拒绝上手术台。病人成了临床医师一个人的病人,这让一线医生很苦恼。
而医院方面的态度是:谁的病人谁负责。该医生透露,自己所在医院对事故的赔偿这样安排:医院赔偿50%,另外50%由科室承担,而科室让医生自己承担一半,也就是说,如果赔偿金额是100万,那么医师自己要掏25万。对于一个普通医师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压力。
一旦出了事,上级部门也是让医院自己处理,能压就压下来,避免走法律程序,宁愿赔钱解决。医院院长甚至在开会时明确说:不要求你们创造出多大的价值,但一定要保证不能出事。
因此,从医院到医生,高危的病人来了都不敢轻易收治。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医学界》在微博上调查了医生对此事的看法,结果显示,虽然有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有悖医德,但更多的医生还是表示“不敢碰”:虽然心里想收治,但现实的风险实在太大。“能躲则躲,否则小命不保。”“医闹不解决,危重病例会吓跑医生。”
这些评论看似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一定有人会说这些医生没有医德,说医疗行业丑陋,但仅最近一个月,就连续发生十几起伤医砍医事件,满眼都是鲜血淋漓的案例做前车之鉴,医生怎能不害怕?
学医的人都知道,职业风险是每个医生都会面对,也必须承担的。但教科书里所说的“职业风险”肯定没有包含被砍、被杀这一项。医保报销超出范围要医师自己垫付;坐在办公室正常问诊还有可能被砍……出了事医院不保护你,政策不保护你,这无异于把临床医师推向悬崖边缘。重重压力之下,那个医生能不如履薄冰?
医生们的小心翼翼还要持续多久?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给医生的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呼吁社会能够共同努力,让医患关恢复正常。只有这样,医生才能正常行医,病人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20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