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幸福感爆棚的医师节礼物
2015/6/27 医学界

导读:其实医者的幸福就这么简单,一个电话,一封感谢信,一句谢谢,足以让我们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作者:郑智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刚刚过去的医师节对于医生而言没有任何不同,上班、查房、手术、门诊、接待病人家属。而我却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让我当医生的幸福感瞬间爆棚。
昨天早上接到一个病人家属的电话,是我们两年前手术病人的妈妈,她告诉我,她儿子现在恢复很好,马上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了,是在医院医疗设备科上班,虽然不是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但也是为治病救人服务。
短短几分钟的电话勾起了我两年前的记忆。这个病人当时是在校研究生,因为突发高烧、心功能衰竭送到同济医院,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这是一个极其危重的疾病,死亡率很高。突如其来的噩耗笼罩着整个家庭,特别是妈妈,含辛茹苦培养的优秀人才在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时候却得了这么一个危重的疾病,命悬一线。手术治疗是唯一的希望,但手术风险非常大,基本上属于医学上手术的禁忌状态,衰弱的身体已经难以承受手术的打击,甚至可能一麻醉就会引起心跳骤停。面对这种病情和当前复杂的医患关系,再加上当时同病房的另外一个相同病情的病人因为治疗效果不好正在跟医院闹,这种情况不得不让医生考虑再三,如果手术成功,可能没有谁会说你的好,但如果失败,家属闹事怎么办?同一个时间内,两个相同病情的病人治疗死亡了,科室和医院怎么交代?但放弃意味着这个年轻人的生命将终止于此。
作为医者,我们即使面对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于是,我和病人及家属进行了一次“生与死”的朋友间的谈话,我说:“你暂时别把我当成你的医生了,我们作为朋友来谈谈这个事情吧。”这次谈话我把病情、治疗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我所担心的医患矛盾都向他们说明了。没想到年纪轻轻的病人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冷静和坚强,他说:“医生,我不怕,你们放心大胆治疗吧,我全力配合。能治好是我的命,治不好也是我的命,我不怨天尤人。如果我命好,治好了,等我毕业了也要到医院工作,像你们一样治病救人。”我被他们感动了,我说:“放心,我们不放弃,一起努力吧!”
手术后的情况证实了术前的担心,几乎所有术前预料到的不好结果都发生了。病人出现了呼吸、循环、肾功能、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很长的时间里靠呼吸机、透析机等仪器维持生命。我也在怀疑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也在担心家属会不会找我闹事,也曾想过是坚持下去还是放弃。但想到术前跟病人和家属的那次“生死”谈话,我选择了坚持。
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病人经过心内科、心外科、ICU、神经内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治疗神奇般的痊愈出院了,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而这个病例的成功打破了医学上的禁忌,开启了我们同济医院多学科治疗危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尝试,救治了以前很多不敢手术的病例,这个多学科治疗模式的经验在我们后来举办的全省学习班上进行经验交流,并向全国推广。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医生的成就感在于:成功打破医学禁区,救治了很多患者,并且把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没想到,在医师节的当天,我们的幸福并不仅仅止步于此。我们曾经救治过的病人,在康复出院后兑现了自己在医院治病时的诺言,毕业以后选择在医院工作。他是学自动化设备专业的研究生,能到很多大公司上班,但在毕业的时候他选择了回到家乡医院的医疗设备科上班,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帮助建设家乡医院的自动化设备,为更多病人服务。
其实医者的幸福就这么简单,一个电话,一封感谢信,一句谢谢,一次回馈社会,足以让我们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希望在医师节里,我们真正走进医者的世界,感受医者的大爱。说句迟到的祝福,医师节祝愿天下的医师节日快乐!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20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