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加薪?千万别空涨
2015/7/5 医学界

     导读:一个优秀的领导和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把每一次困难看成是一次机遇,而且具有化危为机的水平与能力。

     作者:徐毓才(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近,医生涨薪的新闻引爆网络。《医学界》连发《医生护士们都要涨工资了!》和《医生涨薪引发的编制之争》两篇文章,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在编制外人员吐槽占主流的“槽点”里,很多网友对涨薪能不能足额到位表示担忧。仔细观察这种担忧,大体包括两方面:

     医院怎么合理增收?

     与以往一样,本次调资政策同样规定:今次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职工的工资都是医院自己挣自己发,财政并不承担。因此,这次涨薪,对医院造成的支付压力是空前的。不说增资额,单纯养老保险一项起码要增加单位工资总额的28%以上(养老保险统筹标准是个人交工资总额的8%,单位交20%,)。

     然而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政策性增收渠道。不但如此,很多改革反而减少了医院的盈利能力,如取消药品加成,政府补助难以及时足额到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步子太小,很多县级公立医院运营困难,看起来“红红火火”的部分医院,也在钻医保的空子,要么鼓励过度医疗,从而致使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而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变,有两种担心将更加揪心,一是涨薪成为“空调”,二是进一步刺激过度医疗,加剧医疗保险基金崩盘风险,加重老百姓看病就医负担。正如网友“芥末芯”所言:我们单位是事业编,企业待遇。自负盈亏,政府拨款只是百分比,剩下的就是没钱不发,或记在账上。等退休了或死了才能拿到。到现在平均亏欠职工每人5万,还有好几笔该给的钱赖掉了。所以,涨工资什么的,我都当笑话看看。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也不是个别现象。

     因此,就涉及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医院怎么合理增收,才能保障职工工资到位?养老保险足额征缴?

     笔者认为,恐怕无非是两种办法,一是加快推进医改,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履行到位,该给予的补偿补偿到位,该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到位,同时把不该管的切实放开手,如药品采购、药品价格,编制、人事、薪酬不当管制等,让医院成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真正市场主体。二是变困境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这次涨薪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变成医院“经营管理转型”的机遇与动力,加快推进编制、人事分配、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顺势而为,一鼓作气,将公立医院改革推向深入,齐心协力趟过深水区。

     医生积极性怎么调动?

     同时,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研究这一次涨薪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尽早谋划,特别是医生积极性保持和调动问题。因为医生始终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这次涨薪,尽管工资总额看起来涨了不少,但实际上主要是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托盘”的,实际上大约要扣缴总额的12%左右,那么真正拿到手的并不多,有的还可能减少。如网友“小悠”就说:涨是涨了,扣保险了,好多年轻人扣成负数,比不涨工资还少,完全没有感觉到增加,这算啥涨工资?!

     与此同时,还必须清楚这次工资调整,主要是提高基本工资标准,降低绩效工资标准,理顺多年来工资体系中基本工资增速慢导致的工资体系失衡状态。因此很多医院还必须重新研究本医院的薪酬体系发放办法,科学调整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比重,加强绩效考核,避免激励不足,导致医生积极性下降。这一点,网友“害羞的虫子”就表示出了担心:工资涨了,预示着奖金没了。

     笔者建议,院长可以借此机会,积极实施医院管理升级,确保医生活力。一是积极改进完善医院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使能者多劳,优绩优酬。二是认真分析医院“长板”“短板”,取长补短,拓展业务范围,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医院收入的含金量。三是在努力增收的同时,加强后勤管理,堵塞资金漏洞,积极控制各种不必要不合理的费用支出。特别是积极推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特别是扭住合理用药,包括合理使用内置耗材的积极主动推进不放松。

     一个优秀的领导和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把每一次困难看成是一次机遇,而且具有化危为机的水平与能力。而这一次,其实就是院长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因为只有挣到更多的钱才能保证涨薪足额及时到位,这是硬货。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