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感受不一样的科研
2015/7/25 医学界

     导读:我曾在美国几所大学的实验室里工作学习过,也参观访问了不少实验室。所观所感万千,一时无法评断高下,只能说国内国外真有许多不一样。

     作者:鲁肃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开这篇文章的读者,不知道是喜欢还是厌恶科研?不管是哪一种,肯定都有难以言说的痛。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科研主要是指医学研究。作为一名医生,我没法评论美国物理化学界的研究状况;对于临床类研究,因为参与的少,所以我主要谈论实验室的基础研究。

     我曾在美国几所大学的实验室里工作学习过,也参观访问了不少实验室。所观所感万千,一时无法评断高下,只能说国内国外真有许多不一样。

     首先,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科学研究是一项高大上的脑力活动,又得俯下身来坐冷板凳。它耗费极大的人力资源成本,又需要强大的金钱支持。总之,它是脑力、人力与财力的高度汇聚,缺一不可。

     所谓的脑力,就是有专职的科学家或研究人员,他们持续不断追踪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既能把握住领域内的前沿与热点,又能结合自身研究不断推进,探索更多的未知。总之,保持持续的激情与好奇心,是研究人员的基本素养。

     除此之外,美国的科学家也得积极参与学术活动,这能让自己融入学术共同体,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混个脸熟”也是拿到更多研究基金资助的必备条件之一。换言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科学家是没有的。他不但熟悉专业的科学问题,还必须懂得科研交际,更要懂得如何运转实验室,才能保证自己的研究不断推进。

     那么,科学家如何运转一个实验室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问题,才能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人要做到心无旁骛搞科研,必须有稳定恰当的薪水。物则是研究条件,只有符合研究标准的实验室配置与辅助设施,便捷订购的研究耗材与试剂,才能顺心顺气。

     我看到过拿到NIH基金后狂招博士后的科学家,满脸写着的都是激情,原因是有了钱就能雇佣更多的人;我也看到过基金即将到期,数次申请依然没有资助的研究人员,他们脸上写着焦虑与不甘,寄希望有更多的不用付薪水的国内学生、医生到来。显而易见的是,想拿到美国NIH的基金,难度愈发加大。原因在于,并非你不够优秀,而是政府的资助总额在大幅缩水,这也导致在美研究人员的日子愈发不好过。

     一旦拿到基金,那就是另外一番样貌。科研活动的主体是人,解决了科研人员的生存需求,才能踏实地做点研究。因此,基金的相当大部分用途是,发工资--用来支付博士后的薪水。反观国内,似乎人力成本是基金申请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几年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中,劳务费不得超过10~15%,这两年才松动不少。

     至于物,包括实验室条件、实验耗材与科研配套体系等。就实验室条件而言,国内许多医院、研究所在急追快赶,基本条件没有差别。但是,实验室的管理与配套设施上,却存在着许多不同。无论是从小鼠的饲养与实验,还是对各类仪器的使用上,都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与管理体系。换言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如果实验室没有某一样仪器,只要检索整个大学的研究服务系统,就能找到恰当的专家和仪器。只要将你的研究方案与其商讨,然后预约相应的仪器,就能得到专业的服务。换言之,科研并非一个实验室的孤军奋战,它需要的是“群狼战术”。只有系统整合整个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与仪器设备,才能凝聚成合力,完成一个个饱含着合作精神的研究项目。

     身在美国,最实际的感受是,试剂订购真方便呀,基本都是三五天内即可到货。无论是需要干冰运输的细胞株,还是各类抗体、化合物,均能按照需求快速稳妥地运抵。笔者也曾在美国订购过欧洲的试剂,在不到48小时后便准时收到了包装在干冰内的工具药物。反观国内,订购试剂本身,似乎就成为阻碍科研的一件大事。咱不敢肆意诋毁国内众多试剂公司,但试剂的订购与送货速度、试剂的运送方式与稳定性,就常让人蒙圈。许多试剂还存在二次包装分运的现象,更是导致试剂质量下降,甚至存在以假换真的现象。

     此外,有些美国高校内还设置试剂耗材中心。那里储备了大部分实验室会用到的基本试剂与耗材,比如各种细胞培养液、各类化学品等。一旦正在进行的实验缺少某样物品,可以直接前往购买,像逛超市一般。至于如何付费,则早有另外一套系统在伺候了。

     在整个高校内部,只要输入你的账号与密码,就能直接与你的研究账户挂钩,从中直接扣费。因此,如此便捷的基金管理系统,既保证了研究人员能便捷地使用各类仪器或服务(只要付费即可),还能将基金管理透明化。可到了国内,即便是同一个研究系统内,却因为付费问题难以恰当解决,甚至需要繁琐的报账手续,导致研究流程难以顺畅,严重降低工作效率。

     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是国内科研的现状之一。全民运动式的“搞”科研,仿佛科研是一个谁都可以玩得转的事物。在职称评价体系上,必须要有科研成果与基金才有资格。遗憾的是,一个临床大夫脱产半年就弄出一篇论文,这很难称得上成果;一位临床大夫在获得基金资助后,却鲜见有研究开展也能顺利结题,这很难称得上科研。

     在大干快上的急躁心态下,我看到不少国内同行的奇怪现象。有的医生将研究基金外包给生物公司,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以为只要投资了一笔钱,就一定能收获科研成果,顺利发表SCI论文,从而申请新的基金资助。有时你会觉得,科学研究仿佛成了人人打扮的小姑娘,谁都能肆意涂抹一般。诚信已不必多谈,科研成为打造自身光环的一种手段。

     路漫漫其修远兮!想要切实地追赶国外同行,我们需要做得真是太多了。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超25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