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咱医生怎么学习?
2015/9/20 医学界

    

     导读:如果您也是一名普通医生,想要提高自己却没有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以及请教专家的机会,不妨看完这篇文章。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互联网+形势下,医学教育、医生成长,都面临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9月17日由《医学界》主办的“变革·新医疗高峰论坛暨‘医生站’产品发布会”嘉宾访谈环节上,《医学界》请到了四位嘉宾作了为时半小时的分享,这四位嘉宾中有两位青年医生代表,一位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小医生,一位是来自大城市的青年医生。同样是青年医生,来自不同城市的他们,在互联网+的时代是如何学习和成长的?

    

     图示:杨明峰和倪万流两位医生(右一、右二)在“医生站”发布会上交流学习话题

     作为一个来自三、四线城市的青年医生,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杨明烽是“医生站”的忠实用户,在谈到成长当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问题时,他说道:

     “如果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学习机会会更多,这也是我很多同学留在上海的原因。而因为各种原因,我回到了三、四线城市,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那里的资讯不发达。以前要学习,就得开会,那样代价很大。我们那里医生很短缺,我走了我的活谁顶?如果出来进修,一年半载的,也挺困难。”

     “现在有了互联网的平台,我们就可以更充分地、及时地获得资讯。比如我在‘医生站’上听课,我不需要跑几千公里面对面受教,这就是很好的机会,也感谢《医学界》花这么大的精力做产品。”在谈到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时,杨明烽医生提到。

     来自三、四线城市的青年医生在成长当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那么来自大城市的青年医生又会有怎样的成长经历,是否一帆风顺呢?

     来自上海市北站医院消化内科倪万流医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作为医生,学习是贯穿他整个行医过程的,对医生来说,学习是刚需。”

     从医20年,倪万流医生目前所在的北站医院,是相对较小的医院。在上海学习渠道很多,资讯也非常发达,小医院的医生学习的愿望也更强烈,但和三甲医院专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却非常少。在互联网学习渠道没有开发前,他们都是通过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的形式学习。

     但是普通医生进修的机会很少,而参加学术会议一方面很费时,另一方面是并不一定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我觉得互联网学习提供的内容很广泛,并且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点,或者学习某一方面感兴趣的内容。我相信未来互联网学习的平台会越来越强大”,倪万流医生特别提到。

     经常在“医生站”上看视频讲座的倪万流医生,除了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对“医生站”APP产品的设计和医生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学习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

     他认为学习有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而资讯内容通过平台推送相对被动,如果医生可以调动自己的资源将临床经验结合到学习中会更好,所以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会非常贴合广大基层医生的需求,而这也是“医生站”APP接下来要做的事。

     此外,倪万流医生对“医生站”讲座的内容也提了很好的建议,他希望在40分钟这样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议题不要讲得太大,而要讲得透一些、细一些。这也是“医生站”内容团队不断在努力做的事,希望在讲座的质和量上尽可能满足医生用户们的需求。

     如果您也是一名普通医生,想要提高自己却没有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以及请教专家的机会,不妨下载“医生站”APP试试吧。

     “医生站”有什么用?

     1.不出差免费聆听每月40场专家讲座;

     2.临床疑难问题有机会向专家请教;

     3.轻松阅读多科室专业医学资讯;

     4.深度了解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如何下载医生站?

     按住图中二维码3秒钟,识别二维码后,按提示步骤下载并安装。

    

     一个好医生的自我修炼:

     每天打开医生站,

     听专家讲座、看学术资讯、涨临床水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