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心梗去世,心梗为何频袭中年人?
2015/10/2 医学界

    

     导读:以前人们认为,心脏病应该多发于老年人,为什么现在心脏病频袭中年人呢?

     作者:纪光伟(《医学界》专栏作者)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10月1日下午4时10分,陕西广播电视台《长安夜话》的著名主持人力闻突发心肌梗死去世,年仅46岁。近年来,中年人因心脏病猝死的报道日益增多:

     2007年6月23日,相声大师侯耀文突发心源性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

     2001年5月19日,著名剧作家梁左因突发性心肌梗死而猝死,年仅44岁;

     2005年8月18日,著名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猝死,年仅46岁。

     2009年6月26日,美国昔日歌王迈克尔·杰克逊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50岁;

     2009年8月26日,浙江卫视当红新闻主播梁薇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年仅28岁。

     2009年5月12日,知名情景喜剧导演兼演员丁霄汉因心肌梗死去世,终年42岁。

     2013年2月22日,相声演员王平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0岁。

     2014年1月2日,小马奔腾集团董事长李明因心肌梗死去世,年仅47岁。

     …… ……

     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超过100万,在心肌梗死患者中50岁以下的约占40%。以前人们认为,心脏病应该多发于老年人,为什么现在心脏病频袭中年人呢?

     其实,心脏病在临床上分为好多种类,现在最常见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我们简称为冠心病,它是因为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引起血流受阻,使得心脏供血减少,使心肌缺氧,在疲劳、激动、寒冷或精神紧张等诱因的作用下,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伴有心慌、胸闷、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的可以出现心肌梗死和猝死,因此,心梗和猝死是冠心病的最严重的后果,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随时可以危及生命。

     科学研究发现,心肌缺血、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变和心律失常都可以导致猝死的发生。但冠心病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尸检研究发现,约80%的心脏性猝死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三分之二以上的有2支或以上的冠状动脉病变,由于冠状动脉的缺血,而导致心肌的梗死。在心肌梗死后,还可出现左心功能下降或严重的心律失常,这些都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原因。

     中年人猝死频发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年人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另一方面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以及疲劳、激动等,加上中年肥胖、不注意锻炼、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长安夜话》节目是每天晚上9点40到11点播出,我们可以推断力闻每天都是12点以后睡觉的,再则,力闻的体型是比较肥胖的,因此,我们认为,长期的熬夜加上肥胖可能是他猝死的原因。

     中年人猝死频发还有一个解剖结构上的原因,就是当发生心梗后,来不急建立侧支循环。我们知道,在人体心脏的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管道”,称为侧支或吻合支,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潜在的管道”是闭合的,不参予冠状动脉的循环,只有当冠状动脉主干发生病变,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管腔压力增高后,“潜在的管道”的两端出现压力差时,或因缺氧等强的刺激出现时,这些“潜在的管道”才开放分流,让血液通过这些备用的管道绕过阻塞部位,将血液输送到远侧的区域,而保证心脏的正常血供。这些“潜在的管道”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逐渐变粗,血流量逐渐增大,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取代阻塞的冠状动脉,我们将这些“潜在的管道”建立起来的循环称为侧支循环。老年人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慢性的缺血,有充分的时间来建立侧支循环,完全可以满足心脏的需要;而年轻人则没有这个过程,其冠状动脉阻塞发展的速度较快,一旦发病,来不及建立侧支循环,就可危及生命了。

     因此,我们应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激动、寒冷的刺激,加强身体锻炼,注意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控制,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身体的求救信号:当人体出现胸闷、心绞痛时,尽快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放置心脏支架,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超29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