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今年另外两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咋得奖的?
2015/10/6 医学界

    

     导读: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药物阿维菌素是什么?获奖者发现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作者:岚逸筠篁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10月5日下午5: 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寄生虫学家坎贝尔和日本微生物学家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治疗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那么,这三位科学家为什么会获得这科学界最高奖项,他们研发的青蒿素和阿维菌素又是什么?

     “丝虫克星”——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另一半奖金颁发给爱尔兰寄生虫学家威廉·C·坎贝尔教授和日本微生物学家大村智教授。

    

     图示:大村智教授和威廉·C·坎贝尔教授

     大村智教授于1935年出生,1968年取得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1970年取得东京理科学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日本北里大学特聘荣誉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日本微生物学家、天然成分提取专家,长期从事于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是该领域的世界级学科带头人。当年,大村智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链霉菌,这种细菌能够产生包括链霉素在内的大量一系列的抗菌物质,他成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新的链霉菌菌株——灰色链霉菌,并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从数千份细菌样品中,大村智教授选出了50份最具潜力的样品并对其对抗有害微生物的能力进行测试。

     威廉·C·坎贝尔教授出生于1930年,1952年本科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195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曼迪逊分校取得博士学位。从1957年到1990年,坎贝尔在默克医疗研究所任职,1984年起担任默克医疗研究所研发部高级科学家兼主任。目前,他是新泽西州德鲁大学的荣誉退休研究员。

     坎贝尔教授从大村智教授手中收购了大批链霉菌菌株以探求其功效,并证明其中一个菌株对牲畜寄生虫非常有效。这种活性物质提纯后命名为阿维菌素,此后又改进为伊维菌素。伊维菌素最初作为兽药,抗击家养和农场动物感染寄生虫,但后来发现它能够治疗人类的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由此在非洲、拉美地区广泛分发使用,有效抗击了线虫类寄生虫引发的疾病。

    

     图示:阿维菌素化学结构式

     河盲症,也称盘尾丝虫病。可导致眼角膜慢性炎症最终会导致患者失明。而困扰超过1亿人的淋巴丝虫病会引起慢性水肿,导致终生残疾,比如象皮肿(淋巴水肿)和阴囊鞘膜积液。

     坎贝尔与大村智的工作共同导致了一类对于寄生虫感染高度有效的新药的出现。阿维菌素的衍生物伊维菌素在世界各地获得很好的使用,能够有效对抗各种寄生虫,不仅副作用有限,还免费在全球发放,改善了数以百万计的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世界最贫困地区带来福祉。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3位科学家的发现赋予人类对抗这些疾病的新的强大工具,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从中受益。这些工作为改善人类健康,减少患者病痛所带来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超29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