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97%的医生没时间陪孩子
2015/10/12 医学界

    

     导读:“医学界杂志”一篇《戳中泪点!医生儿子写作文称“连狗都讨厌爸爸”》,引发全社会热议。

     作者:午后雨林

     来源:新浪微博

     组数据更令人泪崩,为何是病人们的“爸爸”,而不是我的爸爸!

     昨晚医学界杂志微信公众号刊登《戳中泪点!医生儿子写作文称“连狗都讨厌爸爸”》一文,引发全社会热议。今晚《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腾讯、网易首页等都纷纷转发此文,一句“连狗都讨厌爸爸”让大家是笑着哭,戳中无数人泪点,更是折射了医护人员的生存现状。都说,孩子的眼睛是清澈的,孩子的话语是直白的,孩子的心愿是单纯的,谢谢孩子告知大家你看到的一切,你感觉到的一切,你渴望的一切。

     据医学界报道,孩子的爸爸是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一位工作了11年的外科医生,那么可爱的儿子在作文中的大白话,“忙得顾不上家连狗讨厌爸爸”的生存状态是偶发个案吗,答案是明确的,绝不是个案,而是绝大多数医护人员所面临的生存状态。根据医学界杂志微信公号昨晚的在线24小时的调查数据,共计1.6万人参与了在线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

     调查内容:作为医生,你有时间陪孩子吗?

     1、有时间,孩子对我的陪伴时间比较满意 得票564票 占3%

     2、没时间,工作太忙,到家也是睡觉学习 得票5271票,占32%

     3、凑合,下班后努力挤出时间陪陪孩子 得票5560票,占34%

     4、感觉是个不称职的家长,对不起孩子 得票4950票,占30%

     这组数据更让人泪崩,97%的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感觉陪伴孩子事件太少,亏欠着孩子。这就是孩子在作文里的哭诉和呐喊“我要怎样才能让他明白,他是我的爸爸,不是那些病人的爸爸!”作文里所描述的"连狗都讨厌"的医生爸爸的状态是绝大多数医护人员的状态,这是医护群体多么痛的不得已!

    

    

    

     在看了令人飙泪的外科医生儿子的作文后,我们再来看一张让人心酸不已的留言条,那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护士妈妈杨芬留给独自在家儿子的——

     “阳阳,妈妈夜班,饭在锅里,别烫着手”

    

     阳阳:

     你一定是刚到家吧,肚子饿吗?妈妈上小夜班去了,晚饭已经准备好了在蒸锅里,如果有些冷了就开小火蒸5分钟就行了,揭开锅盖和端出来的时候别烫着手,小心一些!如果天黑了你害怕,可以把所有的灯都开着,别自己吓自己,没什么可怕的!一直到睡觉都开着灯,没关系的!

     如实在有什么事就打电话给我,电话是85052110,接电话的人可能不是妈妈,可能声音比较急,没关系的,你只要大声说出妈妈的名字就可以了。

     作业做完就放在桌上,妈妈回来会签字的,希望回来看到的是做美梦的你!

     妈妈

     纸条留言背后的无奈

     丈夫出差,自己上夜班,没人陪儿子

     记者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抢救室见到杨芬时,她正参与抢救一位心肌梗塞的病人,来回奔波,额角渗出了汗珠。等病人病情稳定后她又护送病人到监护病房,这一忙碌就是三个小时。

     当记者提起这封留言时,杨芬略感意外,她坦承自己没想到给儿子的留言会被大量转载。杨芬介绍,她儿子名叫倪蕴阳,今年11岁,由于丈夫经常出差在外,自己要上夜班,上小学的儿子需要经常一个人放学回家,独自吃饭、做作业。每当这时,杨芬习惯给儿子留纸条,把需要叮嘱的事情写在纸条上。

     杨芬说,当天她上的是小夜班,四点半就得到岗,所以给儿子留言写得比较匆忙,当写到让儿子开灯睡觉时,她自己也流下眼泪。阳阳平时比较怕黑,整个晚上孩子都得一个人待在家里,着实有些舍不得。在上班的路上,杨芬调整好心情,当天晚上她没有接到儿子的电话。凌晨十二点半,在参与抢救了十二位病人后杨芬下班了,赶到家时已是一点多,到家后发现家里所有能开的灯都亮着,桌上是等待家长签字的作业,而阳阳一个人睡在自己的房间里,那时候杨芬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掉下来。

     不经意引起的关注

     “留言纸条”被大量转发,网友千条评论说感动

     第二天下班后,杨芬将手写的这封留言放到自己的QQ空间里,同事看到后纷纷被感动,于是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群上转发,谁也没有料到留言在两天时间里大量转载。

     网友@舒舒评论说:看到这封护士夜班前给孩子的留言,我流下心酸的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这份艰辛。

     网友@烟波江上评论说:看到很多人的感慨,不禁想起十多年前,刚上小小班只有19个月大的女儿,站在托儿所栅栏门后,独自一人眼巴巴地紧盯着大门,老师都劝不回她,直到我出现时,笑着流眼泪的情形!

     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医生陈汝杰在转发了这封留言后对记者说,留言蕴含着杨芬对孩子细心的疼爱、无尽的牵挂和依依的不舍,更真实地反映出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医护人员特别是急诊护士高风险、高紧张度、频繁倒夜班、上班时手机不可随身携带等工作特殊性,让医护人员的子女无疑比同龄孩子需要承担的更多。

     注:通大附院急诊科护士长崔秋霞:急诊危重病人多,责任重大,因此急诊室护士上班时不允许带手机,这就是为什么杨芬叮嘱儿子实在有事只能拨打抢救室的电话。

     医护人员付出这么多,唯求社会多一份理解!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超29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