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上的痣提示患癌风险?快数数吧!
2015/10/23 医学界

     导读:有意思的是,临床上把数痣作为评估黑色素瘤风险的重要检查手段可是真事儿。

     作者:潘达君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多容易得黑色素瘤好像是个有点儿争议的话题,争议的原因主要是大家往往说不清到底怎么才算是“痣多”。这还真是个挺麻烦的问题,首先,哪些算“痣”?其次,“多”是多少?很多人的概念都很模糊。不过,有意思的是,临床上把数痣作为评估黑色素瘤风险的重要检查手段可是真事儿。

     数归数,到底数哪里的,怎么判断,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证据过硬的标准。当然,最可靠的方式是数全身的,可是这操作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让患者觉得不体面,又很耗时间,所以真这么数的少之又少。

     最近,一支英国研究团队与意大利研究者合作,给出了最佳方案——数胳膊上的痣!

     痣与肿瘤,什么情况?

     痣的数量在临床上是评估黑色素瘤风险的重要指标,痣的数量级比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大得多。晒太阳多少也许对痣的生成有影响,但是家族性研究和双胞胎研究证据表明,痣的生成受到基因的调控。

     有研究认为,身体上每增加一颗痣,就会增加2-4%的患黑色素瘤风险,不过,只有20%-40%的黑色素瘤是由痣发展而来。所以说呢,痣只是一个评价风险的标志物,并不必须是生成黑色素瘤的前兆病变。这也从侧面说明,光是把痣点掉,并不能解决产生黑色素瘤病变的风险。

     都研究出了些什么结果?

     临床上数痣有许多方案,但是大多数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说服力不够充足。此次合作研究,采样了3694对双胞胎,追踪研究的时间长达9年,选择了17项身体部位进行数痣研究,给出了目前数据最具说服力的结论。

     首先,在这项研究中,痣的定义被限制为“直径大于等于2毫米”的黑色素沉积,来与雀斑区别开来。

     这7000多人的人均痣数为32。很有趣的是,随着年龄段的抬升,超过30岁之后,痣有减少的趋势(P<0.001),大致的数量是以每年4颗的趋势下降,直到60岁。但是,对皮肤好的高挑美人来说,有个不妙的消息:根据对皮肤分类的痣量统计,皮肤更好的样本长痣更多(P=0.01),同样,统计显示,身高超过166cm的女性也更能长痣。

     而此次研究的关键:到底该数哪儿的痣好,分析结果在此——胳膊和腿上痣量与全身痣量相关性最强,考虑到数腿上的痣比数胳膊上的麻烦,数胳膊痣量就成了最佳选择啦!而根据对另一组不同样本的分析,右胳膊上痣量与身体痣量的相关性比左胳膊高了那么一点点,那么,右胳膊是最终的胜出者

     这项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胳膊上痣数量多于11颗,等同于身上痣量大于100,患黑色素瘤风险极大。过去的研究数据也能支持这个结论,来自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曾经认为右胳膊痣量超过10颗,即可被划为高风险人群。

     写完这篇文章,挽起袖子自己数了数,右胳膊上有15颗痣其中7颗符合描述的小编已经哭着跑开了。

     参考文献

     S. Ribero, D. Zugna, S. Osella-Abate, D. Glass, P. Nathan, T. Spector andV. Bataille. Prediction of high naevus count in a healthy UK population to estimate melanoma risk. DOI: 10.1111/bjd.14216

     Liam Davenport. Simple Melanoma Risk Test: Count the Moles on an Arm. Medscape.Oncology. October 21, 2015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超29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