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打瞌睡?《柳叶刀》最佳治疗方案出炉!
2015/11/3 医学界

导读:《柳叶刀》近日刊文《白天打瞌睡最好的治疗手段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需要看。
作者:熊坨坨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李大猫(男,35岁)
,和刘大狗(也是男,34岁)
是室友,两个人作息时间类似,都睡了超过7小时,甚至李大猫睡觉时长比刘大狗还要久一些,但是刘大狗白天神采奕奕,李大猫白天却困成狗。什么情况?
OSA,见过吗?
许多人白天觉得困倦,总认为自己是睡眠时间不足,实际上,睡眠质量往往才是决定性因素。统计结果显示,有10%的成年人受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OSA)的困扰,此病的最大特征就是白天犯困。
OSA在成人7小时的睡眠中,发作次数高达30次,每次发作可以导致长达10秒的气道阻塞,造成血氧饱和度降低——这就是它导致患者白天犯困的原因,血氧饱和度低了,大脑就休息不好,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当然觉得累。以此类推,夜晚大脑被迫憋气累成狗,白天当然懒成狗:注意力无法集中啦,记忆力减退啦,工作效率下降啦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家庭意外等等……实际上,在欧洲,每年因为OSA没有得到妥善治疗而造成的损失就达到3860欧元/每人。还没完呢,情绪和行为也会受到OSA的影响,还会出现其他的一些奇奇怪怪又让人烦恼的小问题,比如说,躁动、多梦、遗尿、阳痿、晨起头痛等(看到这里李大猫嗷的一声昏了过去
)。严重起来,则会并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肺功能衰竭等(刚刚醒来的李大猫昏过去X2)。

有趣的是,OSA患者有相当一部分不自知,就像李大猫一样,除了嫉妒刘大狗精力充沛,自己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实际上生活中有许多人见过OSA患者,因为这类患者当中有很多人有个明显特征——睡觉打鼾。
最佳治疗方案,少年,不来一套吗?
《柳叶刀》——不愧是关心社畜疾苦的好奆奆——刊发了一项研究,题为《白天打瞌睡最好的治疗手段是什么?》,为上班族的这一困扰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首先,治疗OSA的首选无疑是——减肥(身中数枪的李大猫躺在地上不打算起来了
)。但是减肥对客观和主观因素的要求都比较高,持续时间也比较久,所以《柳叶刀》的这篇文章在剩下的治疗手段中找出了高效且更方便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公认效果较好方法简单的有两样,一个是下颚前移装置。就是这个东东——

配戴示意图如下:

如图,它可以把睡眠时受限的气道打开。
另一个简单有效的好办法是正压通气。就是酱——

效果示意图如下

如图所示,正压通气能恢复鼻腔和鼻咽部气流,打开咽喉部气道。
《柳叶刀》的这项研究分析了6873名患者,牵涉到67项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案都有效,但是,持续性正压通气的有效性更高。通过爱普沃斯嗜睡量表(ESS)的测量,持续正压通气的ESS分数减少2.5,而下颚前移装置的ESS分数减少1.7。也就是说,持续正压通气在ESS分数的减少上比下颚前移装置高0.8(P=0.015)——患者在白天的嗜睡状态减轻更多。此外,这项分析还发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不论OSA的病情程度如何——只是白天打瞌睡或者更严重的情况——都能从持续正压通气中获益,并且都能降低ESS分数。白天嗜睡其实是一种神经系统状态的反应,在另一份针对癫痫的文献中甚至提到,通过持续正向通气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和睡眠状态,能有效治疗癫痫。其次,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进行时间和治疗效果无关,也就是说,无论之前有无通气治疗,都可以立即给患者实施立即起效。不过,研究者认为,这两项意外收获,还需要考虑到安慰剂效应之类的偏差值,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需要注意的是,持续正压通气适应性较差的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者交通事故几率略微提升。
通过分析,这篇文章甚至认为,持续正压通气应该像减肥一样,作为治疗OSA的一线首选治疗手段。同时,下颚前移装置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给那些对正压通气适应性差的患者作为解决方案。
仔细想想,晚上扮成《蝙蝠侠》里的贝恩睡觉也蛮炫酷的有木有!

晚安,好梦了诸位。
本熊减肥去了~

参考文献
Peppard, PE, Young, T, Barnet, JH, Palta, M, Hagen, EW, and Hla, KM.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in adults. Am J Epidemiol. 2013; 177: 1006–1014
Jennum, P and Kjellberg, J. Health, social and economical consequences of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 controlled national study. Thorax. 2011; 66: 560–566
Bratton, DJ, Stradling, JR, Barbé, F, and Kohler, M.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o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ly symptomatic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a meta-analysis using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fou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Thorax. 2014; 69: 1128–1135
Karimi, M, Hedner, J, H?bel, H, Nerman, O, and Grote, L. Sleep apnea-related risk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is reduced by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Swedish Traffic Accident Registry data. Sleep. 2015; 38: 341–349
Manuel Sánchez-de-la-Torre, Ferran Barbé. What treatment wins in the battle against sleepiness? Lancet. Volume 3, No. 11, p828–829, November 2015 DOI: http://dx.doi.org/10.1016/S2213-2600(15)00455-5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
超29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