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为啥要去大医院?原因是这样的……
2015/11/7 医学界

     导读:高学历的医生都在三甲医院,甚至只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也难怪国家再怎么强推分级诊疗,都无法说服老百姓去家门口看病!在基层医疗的人力资源不佳的状况下,分级诊疗实现有点难。

     作者:宋爽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看病难”是医改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患者怨声载道,医生累得直不起腰。似乎我国的医生完全不够用!为了缓解儿科医生荒,国家甚至想出“降分录取”的主意,医生多了,医疗质量就能上去吗?我们用数据说话!

     不缺医生,只缺“好医生”

     WHO在2000年提出要实现全球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人的目标。美国社会学家英克斯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标准中,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25人,我国达标了吗?

     根据《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年,我国共有执业(助理)医师2892518名,每千人执业医师人数为2.12人。看来我国不仅达标甚至远超世界水平。往后推10年,2004年我国每千人执业医师数也达到1.57 。因此从数量上看,我国并不缺医生。

    

     明明有足够的医生,却依然解决不了看病难,显然医生数量和医疗质量不能划等号。那么我国医生的“质量”究竟如何?

     2014年我国职业医师的学历构成中,研究生学历只占9.5%(博士更为稀少,未统计其中),本科学历38.0%,两者加起来不足一半,大专及以下学历占到52.5%,甚至有2.1%的医生还拿着高中以下的学历,高中毕业的医生给患者看病,谁能放心?

    

     护士的学历构成情况更糟糕。我国护主要是大专和中专学历,本科以上只有13.2%。在我国,护士的劳动价值长期被忽略,甚至曾有媒体曝出有医院让护士去餐馆刷盘子来“实习”。虽然不重视护士的培养,但与患者接触最多、直接提供医疗服务的正是他们!忽略护士培养的结果不仅使得护士无法发挥协助医生的作用,甚至直接降低了医疗质量。

     基层情况“不忍直视”

     或许有人会说,数据也没有那么遭啊,至少本科生还是不少的,但要知道,上面的数据是剔除村卫生室数字的结果,换句话说基层并未包含其中,那么基层的情况又如何?

     现在高潮来了,2014年,我国乡镇卫生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生只占11.9%,中专和大专学历超过83.6%!村卫生室则更加惨淡,本科学历竟只有1.9%,连大专都只有19.6%,近八成的执业医师只有中专及以下水平。此外还有半医半农的乡村医生,他们之中本科学历只有可怜的0.2%……

    

    

     到此,基层医疗的窘境跃然纸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全国人民要千里迢迢涌进“协和”看病。高学历的医生都在三甲医院,甚至只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也难怪国家再怎么强推分级诊疗,都无法说服老百姓去家门口看病!

     如果说“本科”算学历低,那医生拥有什么学历才算合格?我们不妨看看发达国家的情况。

     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有多难?

     在美国,医生若想执业,必须拥有医学博士(MD)学位(或骨科医学博士OD学位,详见文末注释),换句话说美国的医生个个都是博士,学历构成不言而喻,这归功于美国成熟的医学教育。

     我国的医学教育是从本科开始的,美国的医学院却不开设本科课程,想读医学院必须本科毕业且修完规定的课程,因此中美医学教育的起步就不在同一层次。

     美国医学院的学习一般为4年,学生在校期间要参加全美医学执照考试(USMLE)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毕业后拿到MD学位。但拿到学位也不能成为医生,还必须申请历时3-7年的住院医师培训,期间还要参加USMLE第三阶段的考试,一切通过后才能正式成为医生。

     本科、医学院、住院医……前后加起来至少十年,专科和外科医生则更长。

     以上计算的只是时间,还不包括医学院和USMLE的巨额花费。所以,当国内医生羡慕美国医生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数一数二的薪水的时候,也应该看到他们为了成为医生,十几年的苦行僧修炼。

     回到每千人口医生的话题,美国2003年每千人口医生数是2.3人,中国2014年的数据是2.15。美国的2.3的中国的2.15,数据上差之毫厘,含金量却相距千里。

     医学精英教育必然回归

     “医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这句话很多专家都说过。但降分录取缓解“医生荒”的手段怎么看都与“精英”二字相去甚远。但不可否认,国家也一直在医学教育“精英化”的道路上进行探索。

     2015年,我国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生本科毕业后要先到大医院轮转三年(详细流程参考下图),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日趋成熟的一大体现!

    

     (图片来源: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会员、纽约西奈山医院儿科医师林锦教授)

     这个趋势也反映在数据上。相比2010年,我国医生的学历结构有所好转:研究生和本科学历比例分别上升了 2.6%和1.9%,大专以下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当然,精英教育应该是“你情我愿”的事。首先医生要拥有与他们努力相对等的待遇,否则即便教育精英化,教育出来的人却不被社会当做精英,只有傻子才会接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医生的学历确实良莠不齐,但精英教育的回归是必然趋势。我们期待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医生不仅数量充足,水平更是顶呱呱!

     注:DO是美国医学院校为骨科医学毕业生授予的专业学位,DO学位持有者可以参加COMLEX考试,通过后可以申请DO行医执照,也可以参加USMLE考试,通过后可以申请MD行医执照。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

     超29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