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医生被“大众点评”逼成啥样了!
2015/11/12 医学界

     导读:这么多差评当中,43.1%都在抱怨医生态度不好,35.3%抱怨医院或者诊所服务态度不好,只有21.5%是差评医疗技能的,比如说误诊啊手术失误啊什么的。

     作者:潘达君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象一下,患者能像吃完饭买完东西一样,在看完病之后,跑到类似”大众点评“那样的网站上给医生打分评价会是个什么场面?美国的医生们现在就被架上了展台:在类似Vitals,Yelp这样的综合评价网站上——对,就和咱们的大众点评啊美团啊差不多的网站上,医生们和餐馆商铺被列在一起,任由用户点评。

     2013年,一组专业从事数据分析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四个大城市300位医生的3617条在线评价,结果……有点惨:超过一半的评价(53%)都是差评

    ……并且他们将分析结果全部发表在了《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上。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么多差评当中,43.1%都在抱怨医生态度不好,35.3%抱怨医院或者诊所服务态度不好,只有21.5%是差评医疗技能的,比如说误诊啊手术失误啊什么的。

     差评到底都说了点啥?

     从这项分析不难看出,患者最在意的其实不是医生的医术水平,反而是一些“软”性条件。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实际上患者对医生的医疗水准好坏没有什么判断能力,所以注意力集中到医生的个人态度上了。

     差评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态度傲慢、根本不用心、不愿意听人说话”——

     “某某医生超级自大而且根本不关心患者,这种自我膨胀简直不配当医生!就因为我生孩子产程不像她预计的那样,她对我态度就非常不友善还居高临下,我对她提出我的意见,她竟然对我说我又没上过医学院而且她干这行十年了之类的话。”

     “显得好像他高人一等似的,根本不在乎你说了什么。”

     “根本不听人说话,也不关心患者的需求。”

     “态度敷衍,而且回答问题的时候表现得不耐烦。”

     除了应该要“好好听人说话,满足患者需求”之外,患者认为医生的“用心”还应该表现在查阅过患者以前的所有病历,熟悉患者病情上——

     “他给我开了我早就用过而且效果不好的药,肯定是没有认真看过我的病历。而且我问问题的时候他就一副疲于应付的样子。”

     此外被差评的方面还有等待时间太长,服务人员态度差,收费问题之类的。除此之外与医生有关的差评还有追踪反馈问题。

     医生们表示:冤枉啊!

     网络差评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可能完全不真实。有时候患者因为某些主观原因而对医生怀恨在心,比如说,要求开抗生素而医生认为没有必要,或者说废话特别多但是外面还有好多患者等着……这种情况下当事患者很可能跑到网上打一些差评并且完全歪曲事实。

     更麻烦的是,不光是医生被和商铺餐馆一起放到大众点评类网站上,患者甚至在就医的时候心态也与去餐馆和商铺一样的,要求医院和医生像零售服务行业一样提供医疗服务——可现实是,院方表示:

    

     ——做不到,自然就有差评了。

     还有一种差评,其实在其他行业也挺常见,那就是:刷差评!很多医生表示有时候评价者可能根本不是患者,而是其他医生,甚至什么根本不知道哪来的阿猫阿狗,只是为了让医生形象变低而打差评。

     为之奈何啊?

     不管差评到底来自哪里,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这么多差评,怎么办呢?

     也许有医生霸气侧漏直接表示:爷不在乎!

     但是,这份调查里的许多医生还是在意的,因为网络评价对他们的工作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分析师给他们支了个招——

     刷好评!

     这并不是让医生付钱去雇几个人来给自己刷好评,而是根据分析和追踪得出的结论,那些看完病感觉还不错的患者,是懒得到网上去打分的,只有那些心怀不满的才会跑到点评网上去评价。这就很容易导致医生们的点评被差评淹没。所以,想要把评价拉上去,就要鼓励觉得满意的患者去给自己点评。

     有医生表示其实自己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直接在诊室患者座位面前放个可以点评的pad,看完病患者离开之前就让患者给个好评,这就搞定了那些觉得满意又懒得打分的患者。

     这种手段有些医生也嫌太麻烦,而且看病的时候不照样得为了好评小心翼翼吗?所以有人直接在看病之前要求患者签一份协议:不管结果如何,不许去网上点评。研究团队认为这种做法相当不恰当,会让患者在看病之前就产生和医生的对立情绪,这种情绪绝对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

     也有医生尝试去起诉恶意打差评的用户,但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起诉都失败了。

     看完这出闹剧,感觉美国的医生在面对患者时产生的很多问题,比如误解、知识差距带来的心理失衡等等,和中国是共通的,只不过,要是中国的医生也上了大众点评,恐怕情况会比美国还要麻烦……想想还真有点心惊呢……

     参考文献

     Vanguard Communications. Medical Marketing Research. Online doctor reviews: four times as many patients peeved about service & bedside manner than medical skills. April 2013. http://vanguardcommunications.net/medical-marketing-research/ Accessed January 28, 2014.

     López A, Detz A, Ratanawongsa N, Sarkar U. What patients say about their doctors online: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J Gen Intern Med. 2012;27:685-692.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20809_3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的行医故事?欢迎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期待您的来稿。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

     超290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给界哥界妹一点鼓励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