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急救门”中的急救技术要点!
2015/12/8 医学界

     导读:“南航急救门”事件终于要尘埃落定了,此时,作为专业院前急救人员,我想为大家努力梳理出急救工作中必须关注的技术要点。

     文:Tony Ge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南航急救门”事件持续发酵近一月,时至今日伴随着999急救的道歉举动和各利益方的妥协,终于吹响了终场哨,宣布了互撕结束。回头来看这一月的自各个利益方的争斗如同一场小流氓的街头混战,期间不断有按耐不住的重量级大佬们加入,使得事件的走向扑朔迷离。罗生门情节此起彼伏,让最擅长编写拍摄狗血抗日神剧的众多导演们都自叹弗如。在逐渐被淡忘之前,作为专业院前急救人员,我们需要努力从中梳理出哪些是急救工作中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

     事件起因很简单,一位病人高空发病,出现了腹部症状后,机组采取了着陆救治的措施,问题出现在着陆50分钟后方才有舷梯搭靠并飞机打开舱门,此时的急救车已然停在飞机旁,原本焦虑痛苦的病人眼睁睁的看着飞机舷窗外的救护车近在咫尺而得不到医疗救治,终于盼到了机舱开门却出现了无法下飞机的困境。原因竟是寒冷天气机场舷梯比较滑,平板担架此时并不不适合抬病人下飞机。

     舷梯搭靠后机舱门被打开,急救人员登机察看病人并作出了紧急转运的决定并没有错误。随后的关于谁来抬病人却成了机组人员和急救人员的扯皮关键。

     机组人员:急救人员登机了,余下的都是急救人员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急救人员:事情发生在机舱里,机组方面应该负责,飞机舱门以外的才是急救人员的事情。

     急救现场出现了这种闹剧不能不说是机场急救处置的应急预案的制定或是执行出了问题,当然这其中的也许存在着机组人员与地面沟通不畅,致使机场人员对病人病情评估级别较低而应对级别也不高。但是这不能成为可以接受的理由,试想一个病人的病情紧急到需要飞机紧急降落的情况下,机场的紧急医疗应对表现出来的的缺陷确实很严重!

     急救现场出现了应该谁来抬病人这样扯皮之举,作为急救人员也应该掌握飞机救援的相关知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各种困境。

     飞机的舷梯过高,普通担架抬病人会有风险存在,急救人员没有专业的担架工,而且11月的北京严寒,飞机舷梯结冰后很滑,成人患者的体重至少也是100多斤,而且急腹症病人最舒服的体位是蜷缩起来以减轻腹膜炎症所带来的剧痛。这样的病人根本不可能完全平卧后由约束带良好固定。急救员提出在这种复杂的搬运前提下,希望机场提供升降平台而不得,求助机组人员协助被拒。况且当下的医疗困境,万一病人在担架上滚落下来,其后果更加严重。这就是普通平板担架甚至脊柱板不适合楼梯转运的困境所在。

     提起担架,我们自然会想到影视作品中的解放战争时期那一队队规模浩荡的支前担架团。其实当时的担架制作相对简单,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要求舒适安全。两根木杆足够结实,几条带子捆扎牢固就足以应付转运。时至今日在不同的医学生存救援条件下,适应困难条件下的各种担架应运而生,最具特色的还是莫过于春晚小品演员赵本山为范伟老师量身定做的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周期就长达一年时间(两个春晚的间期)!

    

     但是对于此刻的急救现场,楼梯担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实身为一款专业的高处救援工具的楼梯担架适合在狭窄空间的楼道中转运病人,这也是来自美国创伤急救协会的推荐措施。这是个世界的通行手段,被全球很多国的急救人员采用。尤其对于中国上个世纪建造的很多楼房都不具备电梯的条件。合理固定病人后,两个人就可以将一个成年人迅速从高处转移到安全区,完成生命救援的第一步。但是在“南航急救门”的不成功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的平板担架转运病人面对结冰的舷梯无可奈何,所以当时的条件下(一没有楼梯担架,二没有机组体力协助及机场的升降平台),病人自己上救护车看似无奈,其实是最合理的选择。只是不能被容忍的是病人自述的“自己爬下舷梯、爬上救护车的过程中,机组人员正忙着和救援人员争吵谁该抬病人,没有任何人出手扶助”。因此这次现场救援的所以参与者,无论任何一方的得分都是零分。

     当下,国内热衷举行急救体系的各种“XX大赛”,凤毛麟角的获奖者成绩背后是一遍遍训练的汗水。对于领导者是政绩,但是这种“XX大赛”光环掩映下的却是实际工作中直接面对患者的标准急救训练不足、操作不规范。因此这种“XX大赛”的实际价值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毕竟作为急救医务人员。每日急救工作的最主要部分还是按照标准和规范完成工作,美国创伤急救流程已经很清楚地摆在那里,你只要照着一步步认真做就好了!

     一次发生在国内的无论规模档次和服务级别最高的北京首都机场,参与方有来自国内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南方航空公司和北京急救系统中的红十字会急救体系的一次现场考试,结果是机场、南航,急救方都不及格,毫无可圈点之处。对于那个病人,他得到的结果是“0.8米小肠被切除”。这种看似推诿,其实背后还是急救体系和利益分配问题。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约稿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行医故事和感悟?请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