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正式发布
2015/12/11 医学界

     导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会议(CDS2015)12月10日召开,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正式发布。(本文文后有惊喜~)

     文:刘迪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12月10日,国内糖尿病领域最大规模的会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会议(CDS2015)在苏州正式开幕。下午,本次会议隆重举行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发布会,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陈莉明教授就这一指南进行了解读。

     快来跟小编去看一下会议精彩内容吧!

     血糖监测模式可分为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和院内血糖监测(POCT)。特殊人群应遵循血糖监测的基本原则,实行个体化监测方案。以下是不同类型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

    

     新指南根据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和动态血糖监测这现有的5类血糖监测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陈莉明教授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影响因素:血糖仪的准确性因素,包含准确性和精确性。

     干扰性因素

     1、不同血糖仪采用的生物酶法不同,受干扰的因素不同。

     2、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较大。

     3、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差异的因素。

     操作者技术因素:操作不当,血量不足,胸部挤压,更换试纸批号校正码未换或试纸保存不当等。

     该方法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采血部位循环差、针刺采血可能引起患者不适感,操作不规范可能影响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等。

     新版指南新增了院内血糖监测(POCT)的推荐,包括:

     POCT血糖监测的优势:快捷、简便、不受场所限制;可以为临床提供快速、1天多次血糖测定值,从而随时调整用药剂量,使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规范地管理监测血糖的仪器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非常重要,为规范不同级别医院内的POCT管理,2011年1月10日卫生部正式出台《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对医疗机构选择血糖仪提出需满足ISO标准对精准度的要求、抗干扰能力强、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60%、操作简便等10项要求。

     新指南引入了目前国际上更为严格的ISO15197:2013标准评估血糖仪的准确性,具体为:

     准确性要求:

     血糖浓度

     检测结果

     <5.6mmol/L

     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

     ≥5.6mmol/L

     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15%范围内

     准确度要求:

     血糖浓度

     检测结果

     <5.6mmol/L

     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5.6mmol/L

     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根据检测原理不同,HbA1c的测定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根据血红蛋白(Hb)所带电荷不同来区分A0与A1c,包括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血管电泳法、等电聚焦法等;二,利用HbA1c与非糖化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差异来分别,多采用亲和色谱法和免疫化学法。这些方法之中,目前最常用的是高效液相的检测方法,其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

     HbA1c临床应用的场景包括:

     1、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1次。

     2、诊断糖尿病:近年HbA1c的标准化检测在全球不断完善,促进了HbA1c为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方法的更新评估,2011年WHO正式发布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的咨询报告,推荐有条件的地方将HbA1c检测作为糖尿病的辅助诊断手段,6.5%为诊断糖尿病的临界值。但由于HbA1c存在种族差异,中国人群HbA1c诊断糖尿病切点可能有别于国外标准,因此暂不推荐在我国用HbA1c诊断糖尿病。

     影响HbA1c的因素: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血红蛋白的更新速度,除此之外还有妊娠、药物、种族差、样本贮存时间等。

     HbA1c的优势:无需患者空腹,可以任意采血,不受进餐影响;较静脉血糖更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情况,且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HbA1c实验室检测方法正在开始标准化,如血红蛋白等非血糖因素影响HbA1c而引起的误差少见。

     HbA1c的局限性:检测结果对调整治疗后的评估存在“延迟效应”,不能准确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糖化白蛋白(GA)

     GA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固体酶法、液态酶法、干性酶法。

     GA的临床应用场景包括

     1、评价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GA对短期内血糖变化的HbA1c敏感,通常认为GA可反映患者近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尤其可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疗效的评价。

     2、筛查糖尿病:GA≥17.1%时可以筛查出大部分未经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但其能否作为糖尿病筛查指标需进一步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此外,已有证据表明GA作为一种糖基化产物与慢性病并发症具有良好相关性。

     GA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包括:血白蛋白的更新速度、体脂含量、甲状腺激素分泌等。

     1,5-脱水葡萄糖醇(1,5-AG)

     优势:1,5-AG在糖尿病患者中显著降低,可准确迅速地反映1~2周内的血糖控制情况,尤其是对餐后血糖波动的监测具有明显优越性。

     临床应用:2003年FDA批准将1,5-AG作为评价短期血糖监测的新指标。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管理中,1,5-AG可作为辅助的血糖监测参数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动态血糖监测(CGM)

     临床应用:

     1、可用于发现与食物种类、运动类型、药物品种、精神因素、生活方式等有关的血糖变化。

     2、了解传统血糖监测方法难以发现的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等。

     3、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提高治疗依从性。

     5、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

     适应证包括:

     1、1型糖尿病;

     2、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3、在SMBG指导下使用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性低血糖;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特别是空腹高血糖;血糖波动大;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看完了精彩的会议内容,让我们来抢先欣赏一下开幕式的盛况吧!

    

     炫丽的开幕式现场

     翁建平教授发表开幕致辞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作者来源)

    

    


     约稿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行医故事和感悟?请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