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雾霾,同样不能忽视!
2015/12/16 医学界

     导读:今天上海大霾,指数爆表,室外活动许多人戴起了防霾装备,那么室内呢?

     文:许鹏 (同济大学)

     责编:潘达君

     雾霾天来临的时候,室内或者室外环境是否需要戴口罩?毕竟,前几次大霾导致呼吸科门诊甚至入院人数激增,口罩到底有多必要?是不是可以减少患者呼吸疾病的发病率?而且咱们医护自身和家人有没有必要防范起来?

     首先需要判断的是雾霾的严重性。室外雾霾一望而知,室内雾霾却不容易判断,容易被忽视。

     对雾霾的判断靠嗅觉等人体感官系统是不靠谱的,因为人体感官系统总的来说感觉的是差异大小,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的大小。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觉得某个环境没有什么味道就以为没有雾霾,那就是将自身置于危险于不顾了。

     大部分人不喜欢看原始数据,而喜欢结论性的语言,比如,今天雾霾情况怎样?是好是坏?是优是良?今天需不需要戴口罩?那么我们先看两张11月份同一天同一个时刻的空气质量报告图。图中显示的是上海市某天PM2.5浓度和不同机构对这一天天气的评价。

    

     图中的矛盾不言而喻,第一个机构的建议是今天天气好极了,您可以健步如飞去锻炼。第二个机构的建议却是病歪歪的,告诉你要戴口罩。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两张图就是我平时随手截屏收集到的。虽然不同机构给出的结论不同,但是PM2.5的读数却很接近,说明数据上没有问题,同样的数字为什么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呢?

     主要原因是标准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健康标准不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连续24小时暴露浓度上限为25微克/立方米,而我国采用的标准是75微克/立方米。所以50-70的读数,一个标准得出的结论是不健康,一个标准得出的结论是优良。如果你不喜欢数字,只喜欢结论,那就天晓得你今天到底应不应该戴口罩了。为何我国采用的标准是三倍于世界卫生组织呢?为何不是一倍,两倍,或者五倍呢?决定过程不了解,但是正巧三倍的数据关系,说明该标准可能不是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

     那么三倍是否就是意味着三倍的风险呢?是否意味着人的牺牲代价就是三倍呢?答案是否定的。雾霾浓度对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和PM10不同,自然界PM2.5这样的细颗粒物其实浓度很小,绝大部分PM2.5都是各种各样的人为燃烧产生的,所以不像对应其他自然界存在量较高的颗粒物,对于PM2.5,人体没有进化出相应的抵抗机制。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把PM2.5列为一类致癌物质。但是这两家机构没有给出雾霾浓度和疾病的量化指标。我们先来看最近几个研究。

     国外近年开始组织大规模的研究试图量化PM2.5浓度和肺癌发病率的关系。其中之一就是欧盟2013年做出的一项研究。来自欧盟的9个国家的17个团队,调查了31万个体样本,根据4百万人.年的数据库和总共2095件肺癌样本,得到的结论是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发病率增加36%[1]。

     根据这个研究我们来算一下PM2.5浓度从25微克/立方米变化到75微克/立方米,到底对健康的危害有多大。

     答案是18倍。

     如果你暴露在PM2.5的浓度是75微克/立方米的环境里,就肺癌发病率一项,那么就意味着比暴露在25微克/立方米的环境升高约18倍。也就是在你以为健康优良的天气情况下,你的肺癌发病率已经提高了18倍。当然欧盟的研究可能没有涉及到75这样的高浓度,可能只是10-20微克/立方米浓度差异研究,所以18倍结论还有待探讨。但是无论怎样75微克/立方米这样的浓度是谈不上优良的。这仅仅是肺癌,其他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诱发率恐怕更不乐观。而且这是当PM2.5浓度达到我国的健康标准的情况下。实际上最近我国的有些城市的PM2.5浓度经常是200-500这样的超高浓度,室内雾霾浓度大约是室外的0.5-0.9之间,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里对健康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最近类似的研究中,另外一项是2014年对全球18个研究团队和来自各个国家的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发病率增加9%[2]。这个研究比上述欧盟的研究结论要弱一些,但属于同一数量级,总体上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发病率增加9-30%。

     2014欧盟European Study ofCohorts for Air Pollution Effects (ESCAPE) 的11个团队,调查了100,166份样本,在过去11.5年里,得出的结论是PM2.5每升高5微克/立方米,突发性心脏病升高13%[3]。

     这些研究结论告诉我们PM2.5的浓度对健康影响的显著敏感度,数量级是在5-10微克/立方米的区间里。而我们最近的实测浓度经常是在100微克/立方米这样的数量级上。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对健康的影响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如果你觉得我国人民已经进化出不同体质的话,再看看我们的邻居泰国和蒙古的研究。泰国2008年的结论是PM2.5浓度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提高1.9%,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提高1%。当曼谷采取使用天然气汽车等一系列措施之后,当PM2.5从65降低到52微克/立方米,这些疾病发病率有明显改善[4]。蒙古2014年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空气污染,呼吸道疾病过去5年里暴涨了45%[5]。

     最近雾霾频繁,大家对雾霾的态度也从愤怒变成调侃和玩世不恭。我自己的两个同学,都是40多岁,一个肺癌去世,一个白血病去世。当然没有人能够肯定地说到底是什么导致他们得了癌症。在生命面前,调侃不得。面临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人们的通常反应是愤怒和抱怨,抱怨环保部、抱怨燃煤发电、抱怨农民烧秸秆、抱怨散煤污染、抱怨SUV、抱怨城市规划不合理,唯独不抱怨自己。这些抱怨固然有道理,可是不解燃眉之急。

     在雾霾天气里,如果室内不采取任何净化保护措施的话,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戴不戴口罩,最好相信科学数据。如果不改善室内环境的话,在雾霾的天气里,无论室内还是室外,最好都能戴N95的口罩,否则,恐怕咱们还是得呼吸科见。

     参考消息

     【1】Ole Raaschou- Nielsen; et al. (July 10, 2013). "Air pollution and lung cancer incidence in 17 European cohorts: prospective analyses from the European Study of Cohorts for Air Pollution Effects (ESCAPE)". The Lancet Oncology 14 (9): 813–22. doi:10.1016/S1470-2045(13)70279-1. PMID 23849838.

     Retrieved July 10, 2013.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contributes to lung cancer incidence in Europe.

     【2】Ghassan B. Hamra,1 Neela Guha,1 Aaron Cohen; et al. (September 2014). "Outdoor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and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22 (9). doi:10.1289/ehp.1408092. Retrieved 2 September 2014.

     【3】EU's PM2.5 Limit Festering: New Study Linked PM with Heart Attack Cesaroni G, Forastiere F, Stafoggia M,; Stafoggia; Andersen; Badaloni; Beelen; Caracciolo; De Faire; Erbel; Eriksen; Fratiglioni; Galassi; Hampel; Heier; Hennig; Hilding; Hoffmann; Houthuijs; J?ckel; Korek; Lanki; Leander; Magnusson; Migliore; Ostenson; Overvad; Pedersen; j; Penell; et al. (2014). "Long 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incidence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in 11 European cohorts from the ESCAPE Project".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348: f7412. doi:10.1136/bmj.f7412. PMC 3898420. PMID 24452269.

     【4】Health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in Bangkok

     【5】Mongolia: Air Pollution in Ulaanbaatar – Initial Assessment of Current Situations and Effects of Abatement Measures" (PDF). The World Bank. 2010.

    

    


     约稿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行医故事和感悟?请投稿至yxjtougao@126.com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