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7万,一妇婴是这样培养规培生的!
2016/1/31 医学界

     导读:培养医生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在任期内根本看不到效果,哪个脑子“正常”的院长愿意做这种事呢?

     文:宋爽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由于国家补助款未落实到位,近日,深圳700余名规培生向市政府发出请愿,再次把规培生的待遇问题推上风口浪尖。而在此前不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曾在个人公众号上晒出该院的规培生工资,一年级生平均11W+、二年级生平均17W+的年薪“羡煞旁人”。

     同是规培学员,薪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近日,《医学界》对段涛院长进行了专访,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妇婴”是如何培训住院医的!

     院长:不能亏待孩子

     待遇问题一直是规培生关注的焦点。段院长介绍,一妇婴一年级规培生的平均年收入是11W+,二年级生平均17W+,如果是满足SCI论文要求的优秀规培生,还能在此基础上再加6W。为何一妇婴愿意下如此“血本”培养规培生?

     “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至少要花10年,并不是每个院长都愿意这样做。”段涛院长坦言,一届院长的任期只有四年,即便连任两届也不过8年,培养医生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在任期内根本看不到效果。如果把这些钱拿出来引进大牌专家,或者研究课题和SCI论文,两三年就能出成绩。“哪个脑子正常的院长愿意做这种事呢?”段院长打趣道:“我做这件事,是因为脑子不正常”。

     但是,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有社会责任感,对未来作长远打算。段院长告诉《医学界》,做院长要有“你栽大树别人乘凉”的觉悟,毕竟你做的这些事情,很可能在其他院长的任期内才能显现出成绩。

     学员:“痛”并快乐着

     该院一位2014级规培学员告诉《医学界》,在刚进入医院时,他们一批学员都做好了“倒贴生活费”的吃苦准备,万万没想到,第一个月的薪水就远超预期,让她惊喜不已。据她介绍,该院规培生的薪水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医院给的基本工资、政府规培补助,以及科室和值班奖金,加上年终奖,每年的薪水确实能达到11万。

     这样的薪水着实让人“羡慕嫉妒恨”,一位广州的规培生与笔者聊天时提到,目前在国内大多数规培基地,国家补助都不一定能落实,想拿科室奖金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一妇婴的高薪让她觉得难以置信。

     除了和正式员工相差无几的福利待遇,医院也给予了规培生足够的尊重,据这位学员介绍,在“一妇婴”培训期间,他们可以申请课题和做研究,院方不仅允许他们申请,甚至能提供经费,同时,研究期间的待遇也会给予一定的保障。

     “有了这样的待遇,住院医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们都‘痛’并快乐着!”

     最牛的住院医培训系统

     “拿到了合适的待遇,还有理由不努力?”段涛院长表示,医院满足了规培生的要求,规培生也必须达到医院的标准。作为第一批规培试点的城市,上海的医学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上海规培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的前提下,一妇婴的标准不仅高于上海,并逐步和国际接轨。段院长表示,目前一妇婴采用了美国妇产科住院医的培训标准,聘请美国住院医培训项目主任作顾问,一起设计课程表,制定住院医培训的标准和要求,与国际标准无缝对接。

     “很多规培生抱怨学不到东西,因此带教老师的水平也很重要”,段院长介绍,一妇婴会选拔优秀的骨干医师,将他们送到美国进行短期培训,让他们把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延续到国内的带教工作中。

     此外,一妇婴还耗资2000万,建立了全国最好的妇产科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在上手术之前,住院医要先在模具上进行训练,操作熟练后才能在病人身上“动刀”,这样既避免了过长的学习曲线,又能保障病人的安全。此外,一妇婴还招聘志愿者做SP(Standard Patient 标准化病人),让他们模拟各种各样的症状,以训练住院医的临床判断和医患沟通能力。据段院长介绍,与模型相比,SP不仅能模拟症状,还能模拟各种医患交流的情景,比如不遵医嘱、出言不逊等。这样的综合训练让住院医在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技能双方面都能得到锻炼。

     民主的“住院医委员会”

     “住院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很多的困惑和诉求,也常常有很多不满。”段涛院长认为,住院医不仅是培养对象,也是医院“员工”,应该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自己做主。因此,一妇婴建立了“住院医师委员会”,鼓励住院医自愿报名,通过民主选举表达诉求,保障自己的权益。段院长告诉《医学界》,住院医师可以通过委员会评选优秀代教老师,将来甚至希望通过委员会,让住院医自己选择代教老师和培训内容。

     此外,一妇婴还和美国的医院签约,选择优秀的住院医师和住院总去美国医院进行“住院医生交换体验”。

     双方都要摆正心态

     尽管一妇婴的规培项目很“高大上”,但段涛院长还是明确指出住院医要脚踏实地:“现在这些小朋友和我们以前做医生的时候不一样,他们比较难管理,不听话,很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段涛院长表示,“医院不能把住院医当成免费劳动力,但年轻医生也不能浮躁。拉钩、写病史、与病人谈话都是基本功,不能说琐碎的事情我不做,直接就要上手术。好医生是磨出来的,没有吃苦的打算,不从住院医的琐事做起,又怎么成长为大医生?”

     “一方面医院要满足住院医的诉求,另一方面,条件创造好了住院医也必须用功”段涛院长表示,在规培的问题上,医院和学员双方都要摆正心态,“大家各归其位,才能把事情做好。”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分享行医故事,诉说行医感悟?快投稿到yxjtougao@126.com吧~(小编微信号:13524393306)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