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三甲医院院长是个微信达人!
2016/2/2 医学界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的院长段涛一向以“敢于直言”和“精辟幽默”著称,这位被公认为最具“互联网思维”的公立医院院长之一觉得,如果没有自媒体,他就不会有这么深刻的感受和领悟。

     文:郑莹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多数医院的厕所实在是让院长丢脸,在有些医院,寻找厕所根本不需要指示牌,跟着味道走就可以找到”。

     这句最近在“医疗圈”广泛传播的话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的个人公众号,在“段涛大夫”公众号上,点击量数万的文章并不少见,段涛也因此被不少医疗界网友视为微信玩得“最牛”的院长。

     独树一帜的“段氏风格”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将段涛的“敢于直言”和“精辟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人觉得他是有眼光、有“大智慧”的意见精英,并将他这种坦率风趣却又蕴藏深意的文字风格称为“段氏语录”;也有人觉得他坐享公立医院的成果,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段涛自己觉得他从未刻意想要塑造什么形象或者设计什么风格和路线,他只是说自己所做的,做自己所说的,对于外界的评价,他可能会做出调整,但绝不会改变——“姿势不重要,姿态很重要”。

     提起自己开通个人公众号的原因,颇有一种“逼上梁山”的感觉。段涛说,2014年正值移动医疗的元年,他对医院的同事提出要用正面积极的态度拥抱移动互联网,结果反被大家要求“那你先来做啊”,“于是我自己就做了,开了个人公众号”。

     2014年4月3日,段涛在他的个人公众号“段涛大夫”上发布了第一篇文章《做回我自己》,他希望在自己的平台上用“简单,不复杂;单纯,不繁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无论您是同行还是患者”共同分享自己的经历、感悟、经验。

     段涛说,做自媒体快两年,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够遇到的所有事情自己都经历过,有人点赞,有人批评;被告过状,被约过谈话,也被恶意攻击过。起初,他有过不理解和困惑委屈,但这是一个慢慢习惯和不得不接受的过程。

     “一旦明白了这是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就会逐渐释然,既然享受到它的好处,必然也要承担它的不好。既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就专注地把自己做好,其它的就让它们去吧。”

     自媒体人不能只会“吐槽”

     对于发表的文章,段涛也有一套必须坚持的原则: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

     理性就是要讲道理,他说有时写一篇普通的推文比写专业文章做的功课还要多,要有数据、有科学依据,必须理性的谈论问题。在不久前的一篇《怀孕生孩子那些事之你应该知道的概率》中,他就非常详细地列举了国际、国内和上海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自然流产概率等数据。他觉得没有鲜活准确的事实就不足以服人。

     其次是建设性,他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对现状不满,并且对很多事情都不满,但是人们不能一味抱怨,自媒体并不是出气筒,互联网也不应该成为充满戾气的垃圾场,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的是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要用经历、经验、教训和思考给出回应”。

     段涛举了个例子,很多人批评目前的住院医生培养制度,一方面认为规培生收入低、被当做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又觉得学习美国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但是抱怨的人往往没有完全了解规培的意义,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段涛的答案是是对接美国的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培训体系;组建真正的TeachingFaculty;建立国际水平的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善待规培生,给他们合理的收入。他在公众号是这样说的,他在一妇婴也是这样实践的——只“吐槽”,不做事并不是段涛的风格。

     最后一个原则是批判性,段涛认为自媒体既然是用来表达声音的,就不应该人云亦云,否则自媒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段涛也觉得,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上都存在很多不理性的、嘈杂的声音,他说:“我只能告诉别人自己是怎么想的,而无法控制别人怎么想;只能告诉自己相信什么,无法要求别人相信什么。”

     面对众声喧哗的混沌景象,一贯以儒雅形象示人的段涛也会有不太笃定的时候,在《致鲁迅》一文中,他借与鲁迅的对话表达了些许失落:“现在和你那个时候不同了,你那个时候在媒体上论战是要讲规矩的,一般是要讲FairPlay的。现在不同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发生不良事件以后,可以随时开骂,真会乱棍打死老师傅的。”

     但抱怨之后,段涛还是回归了自己所坚持的理性,他写到:“做医生二十几年,做副院长院长十余年,我被病人和病人家属骂过,也被病人家属打过,我依旧没有失望,依旧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做着医生,继续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许正如他对《医学界》表示的,“这就更需要那些有知识,有眼光,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站出来发声,而不是做沉默的大多数”。

     把“发声”当成生活方式

     段涛公众号上的文章主要分为三类:以“怀孕生孩子那些事”为主题的科普文章,以“院长日记”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文章,间或有一些谈论医改或抒发个人见地的文章。他通常每周更新两篇,每篇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

     在《做回我自己》一文中,段涛向读者坦露了开通公众号的一些顾虑,“工作繁忙、事务繁多,外加成为公众人物的滋味本来就不好受,这一直成为我犹豫的因素”。而在如今的段涛看来,维护公众号虽然会占用一些时间,但他并不觉得是负担,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很多事情本身就需要和同事沟通,于是我把医院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想和同事沟通的事情写进《院长日记》”——对于一位需要管理三个院区的公立医院院长来说,公众号提高了工作效率,任何一个医生、甚至任何一个患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和他沟通,向他投诉。他将其视为互联网改变医院管理方式的典型案例。

     “我并没有太多考虑技巧和方式,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和同事去聊天的,就用最简单的道理和最朴素的语言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动笔”也是一种思考

     在《医学界》APP“医生站”发布会上,段涛曾经说过:“我的微博基本成了医院的信访办,病人不满意就在微博上投诉。根据这个经验,我们接下来做的是借助新媒体建立一个完整的投诉、处理机制,这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医疗圈,段涛被公认为最具“互联网思维”的公立医院院长之一。他自己觉得,这与个人公众号的开通密不可分,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一定的积累,但指导成为自媒体人,他才开始系统性地思考和实施,并逐渐树立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段涛说,没有自媒体,就不会有这么深刻的感受和领悟。

     通过自媒体平台,段涛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个人品牌”,他也有一套自己的“个人品牌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玩得好,可以很快成名,但是也可能很快被大家忘记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品牌不是每个人都能树立起来的。”段涛将其概括为“罗三有”(罗胖)+“段三有”——“有种,有料,有趣”+“有温度,有情怀,有价值观”。

     但是段涛也特别强调,自媒体不会创造品牌,必须做到技术好、有特色、服务好,要有真才实学,具备了这些,自媒体可以使品牌树立的过程变短,让传播速度变快,传播范围变广。

     用他在新一年写在《致产科团队》里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江湖上混,是要看真本领的,对于医生来讲,临床本领是入门条件,教学科研能力是加分项,学科引领能力是让你脱颖而出的前提”。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分享行医故事,诉说行医感悟?快投稿到yxjtougao@126.com吧~(小编微信号:13524393306)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