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学术不端,诺奖评委引咎辞职
2016/2/16 医学界

    

     一场人工气管移植手术引发的血案。

     文:潘达君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当地时间2016年2月15日,瑞典著名学府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副院长宣布辞职。导致他辞职的原因是该校一名外科教授实施的一项饱受质疑的人工气管移植手术。

    

     上图就是这次辞职的副院长Anders Hamsten。他本人并没有参与过受到质疑的手术,也没有在发表的论文上署过名,甚至不曾负责论文发表之前的审核,但是却依然要为给丑闻主角背过书而引咎辞职。

     从头说起

     这桩公案,要从2011年说起,这件事真正的主角,是下面这位外科医生:Paolo Macchiarini。

    

     2011年,上面这位Macchiarini医生,使用患者自体的干细胞,通过生物手段,做成了人工气管,移植到患者体内。这一行为是再生医学的里程碑事件,根据这次手术所写出的论文,发表在了2011年的《柳叶刀》杂志上。此后,这位再生医学外科先锋又先后做了7次同类的手术,又发了几篇大文章,第7篇论文于2014年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不是《柳叶刀》就是《自然》,高大上有木有!

    

     2011年Macchiarini在卡罗林斯卡附院实施人工气管移植手术

     就在这个大叔正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杀出来一个程咬金!2015年5月,一项针对Macchiarini的独立调查显示,他的论文有问题——

     首先,不实。调查者指出他夸大了手术的真实效果。

     其次,伦理问题。其中两篇论文的描述中,手术并没有通过正当的伦理许可就进行了。

     第三,在一篇给大鼠移植食管的论文中,其研究结果同样被指有不实嫌疑。

     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难堪,Macchiarini选择了无可奉告,和他合作发表过文章的作者也被牵涉其中大家基本都默不作声,发表过他两篇文章的《柳叶刀》跑出来表示已知调查结果,正在观望。

     也就是在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刻,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位副院长老先生出场了!

     2015年8月28日,卡罗林斯卡的副院长Anders Hamsten出面,表示经过审阅Macchiarini和他的合作者提交的1000多份材料,他认为Macchiarini的工作虽然没有达到学院的高标准,但是并没有看到失实的地方。这一下,Macchiarini松了一口气,并表示“很高兴最后证明了我们没有在过程中造假或者伪造数据”。

     风云再起

     可惜,他没能高兴几个月——主要是因为低估了瑞典人民不依不饶追根究底的精神。这一波负责冲锋的,是瑞典电视台(SVT)——瑞典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公共电视台。2016年1月13日到1月27日,SVT分三段播出了有关Macchiarini的节目。节目指出Macchiarini在俄罗斯至少对一名非必要的患者进行了他的人工气管移植手术——即使不做移植,这名患者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而Macchiarini曾经声明他只对不做手术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实施这项手术。同时,该节目也指出他夸大自己移植手术的效果。

     必须提一句,Macchiarini做人工气管移植的8名患者中,6人已经死亡,1人正在重症监护中。当然,Macchiarini说这些都与他的手术无关。

     节目播出之后,在瑞典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是因此,卡罗林斯卡决定重开对Macchiarini学术不实和伦理问题的调查。2月5日,卡罗林斯卡与Macchiarini撇清关系,表示“对他失去了信任”,不会再与这名访问教授续约,在今年合同到期之后就请他走人。并且再三保证此人的团队也会被解散。

     10天之后,2月15日,开头我们提到的副院长,因为在去年的一句“没有发现不实之处”引咎辞职。同时,他还写了一封公开道歉信,在媒体发布会上发表。信中说自己对Macchiarini的事进行了“完全的误判”“我没有能看到那些值得警惕的信号”并且他还自己给自己补刀“去年夏天卡罗林斯卡进行的调查应该以‘研究造假’而进行致歉”。也就是说,不管Macchiarini的原始事件到底如何,他认为,帮Macchiarini澄清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和造假。同时他也提到了现在出现的材料相比上一次卡罗林斯卡调查时所获得的更多。

     哦?你说怎么样他也只是作为副院长辞职罢了,也许刚巧是诺奖评委而已,标题诺奖评委辞职算个啥?你们啊,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

     且慢!我们可不是标题党!因为他同时也不再参加负责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评委会的工作,与他同样的还有另外3名与此案有牵涉的诺奖评委。其中一人是评委会的秘书长,在上周也已经辞去了秘书长职务。诺奖评委会主席表示,他们此举是出于对诺贝尔奖工作的公正性的尊重。

     咋会这样?

     说到学术不端,国内关注过这个问题的读者大多会“呵呵”冷笑一声。数据作假啊论文成批成批的撤稿啊这样的悲剧界哥也时有报导,但是往往我们也只知道哪篇文章又被揪出来了,撤稿了,至于相关的作者、单位、负责人怎么处置的,这样的事故有没有机构进行调查,却很是模糊。

     而这次事件,从一开始,瑞典人就没有给自己的顶尖学府护短,反而,在卡罗林斯卡面对质疑表示研究没有问题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就此“难得糊涂”“得饶人且饶人”,而是穷追不舍继续挖掘证据——若真没问题,还你公正,若有问题,糊你熊脸——最终不止要吊打学术不端的当事人,还让卡罗林斯卡尝到了给学术不端者背书的苦果。有意思的是,瑞典政府在这其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月初,瑞典检方宣布介入此次事件,展开官方调查。

     所以,卡罗林斯卡也好,诺奖评委会也好,他们的学术端正之风,对责任人的追究,以及我们所看到的结果——外科医生舞弊导致顶尖高校的副院长同时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下课——其背后不仅仅是这些机构自己的自律,还有来自本国民众、媒体、科学界甚至政府的正直的力量。

     参考文献

     Karolinska’s vice-chancellor resigns over case of controversial surgeon http://www.nature.com/news/karolinska-s-vice-chancellor-resigns-over-case-of-controversial-surgeon-1.19374

     Experimenten: Sanningens labyrint

     http://www.svtplay.se/video/6123392/experimenten/dokument-inifran-experimenten-sanningens-labyrint

     Artificial-windpipe pioneer under scrutiny again

     http://www.nature.com/news/artificial-windpipe-pioneer-under-scrutiny-again-1.19272

     Karolinska Institute to cut ties with controversial surgeon

     http://www.nature.com/news/karolinska-institute-to-cut-ties-with-controversial-surgeon-1.19315

     Nobel official resigns over Karolinska surgeon controversy

     http://www.nature.com/news/nobel-official-resigns-over-karolinska-surgeon-controversy-1.19332

     Artificial-windpipe surgeon committed misconduct

     http://www.nature.com/news/artificial-windpipe-surgeon-committed-misconduct-1.17605

     Lancet 378, 1997–2004 (2011).

     Nature Commun. 5, 3562 (2014).

     Artificial-windpipe pioneer cleared of misconduc

     http://www.nature.com/news/artificial-windpipe-pioneer-cleared-of-misconduct-1.18264#/b2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分享行医故事,诉说行医感悟?快投稿到yxjtougao@126.com吧~(小编微信号:13524393306)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