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医患难沟通"的真实案例
2016/5/1 医学界

     导读:我相信每个当医生的,都会遇到这些头疼的难题。

     文:月方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干临床的,除了打造自己的专业技术还要积极锻炼自己的沟通艺术,不然病人可能手术都做不成了。

     某天吃饭,肝胆外科的王医生告诉我们:他们科室有了大难题。原来一个17岁的需要做肝移植的患儿,要寻求肝供体。患儿的父亲认为自己身强体壮,况且爱子心切,坚持要求活体供自己的肝。“可是……可是……查下来,患儿O型血、患儿的母亲A型血、患儿的父亲AB型……我们都傻眼了,这孩子根本就不是这个父亲的!血型不对,还谈什么供体啊!可是这孩子父亲一腔热忱,叫我们怎么跟他说呢?”

     王医生也是一位做父亲的人,见那位父亲面容憔悴、为儿四处奔波陡添几丝白发,越看越不忍心戳破这个事实,于是叫全体医生护士都憋着。患儿父亲却十分焦急,天天追着要进一步做组织配型,根本不知真正的难处……

     后来的结局是:肝胆外科派出了钱主任,他很沉痛地把孩子爹叫过来,先表示同情,然后说:“这孩子和你血型不对……是不是当初抱错了?”孩子爹弄明白“血型不对”的真正所指,汗“刷”就下来了,他先否定了抱错的可能,然后问:“有没有可能你们验错呢?走出去,人都说孩子跟我很像呢!翻出家里的老照片,我儿子跟我十七岁时一模一样!”主任不合逻辑地赶紧答:“就是你儿子啊!怎么可能不像你呢!”这句话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孩子爹上前握主任的手,膝盖一软差点跪下。然后钱主任详细讲解亲属供体不一定就比非亲属供体相容性高,一席话说得孩爹连连点头,同意另寻供体。钱主任事后总结:沟通的高艺术有时候就是摒弃逻辑!

     妇科也出现过沟通难题。患者是美国某名校毕业的高知女孩子,未婚,心高气傲,毕业找工作体检被查出子宫疾患,沉痛的打击令她拒绝承认这个事实。医生查房、护士挂水,跟她沟通,她一口英语,搞得大家总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她的病患需要手术,是要讲明白手术风险的:叫她签字她说英语,告诉她要请家属过来,她还是说英语。后来管床医生特地请来刚从美国学习回来的吴医生过来沟通。该女子听了对方的美音,又改说法语了!吴医生退回办公室想对策,说:病人逃避心态,还是需要激一激。调整心态再回到床边,吴医生说了一大通藏语——吴医生藏族人。姑娘被藏语打败了,眼泪骨碌骨碌往下滚。第二天又哭了一天,第三天就开始说普通话,并同意召集父母来签字。

     呼吸科患肺癌的徐大爷也是个难沟通的主。他拒不承认自己需要治疗,不肯吸氧不肯用药不肯手术,天天吵着要回家,医生护士怎么劝也不行。家人通过关系请来了某养生专家告诉他“有病得治”,他先答应着,人家一走他又要吵着回家。后来,徐奶奶绞尽脑汁想起徐大爷年轻时最听连长的话。于是七拐八拐找到了当年的连长,所幸,连长还耳聪目明。他通过话筒对徐大爷发号司令:“徐志鹏同志!我命令你配合党接受治疗!”徐大爷不能下地,却躺在从床上“啪”地还了个军礼,大声回答了“是”,然后就被推上了手术台。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投稿或爆料,请发邮件至yxjtougao@126.com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