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当儿科医生是种什么体验?
2016/6/2 医学界

     导读:新加坡卫生部自2011年起开始招收中国8所医学院的8年制毕业生去新加坡行医,高峥就是其中一位,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对新加坡医生的培养、全科与专科间的转诊、以及当地私立医疗的发展情况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文:丹萌

     视频:张驰麟,汤加晨,张晓龙

     来源:“医学界智库”微信号

     (视频时长13分钟,建议在Wi-fi状态下观看)

     高峥一直说自己在国内的时候成绩不好。

     “我认识的想出国行医的同学,学习努力的、成绩好的,都去美国当医生了,我也想去美国,可那边的考试太难,我考不过,只能去去新加坡。”

     去新加坡当医生,真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在新加坡当医生,他又有哪些体会?

     我找他聊了聊。

     (人物介绍:高峥,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儿科博士,“夏可医学”及上海USMLE培训课程联合创始人。毕业后赴新加坡行医,目前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儿科住院医生。)

     在新加坡做住院医,不是“社会人”,而是“单位人”

     新加坡卫生部从2011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招收8年制的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首届8年制毕业生,高峥通过面试,成为了新加坡住院医生队伍中的一员。

     新加坡住院医培训与国内大致相同,住院医的临床培训时间大多为3年。

     “但是个人认为我现在所接受的培训可能比国内的临床型儿科住院医培训全面和更加地严格。”

     住院医之后,新加坡有专科培训,类似于国内第二阶段的专科培养,在新加坡,大多数专科培训也是三年,但在实际操作上与国内有很大不同。

     高峥说,国内在所谓专科培养期间,还是倾向于把学员定义为“社会人”,而不是单位人,而“社会人”这三个字本身就意味着很多科室的福利、培训的机会、出国进修的机会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

     但在新加坡专科培训期间,医生本身的雇佣状态已经从住院医变为了主治医生,主治的职责与专科培训并行不悖,待遇也跟主治看齐。

     “大儿科”不是所有儿科的总和

     在新加坡内科和儿科的培训里面,有一个部门,叫作General Pediatrics,或者General Medicine,相当于国内的普通内科或普通儿科。

     普通儿科不就是所有儿科的总和吗?还真不是。

     高峥也接受过General Pediatrics,即普通小儿内科的培训。在培训中,他发现了这种“大儿科”设置的好处,比如一些贫血患儿,如果直接转诊给血液科医生,诊断的思路反而容易受到局限,常见的小儿便秘,直接找消化科医生来诊治,效果也未必最好。

     在新加坡,有一批高年资的主任医生,他们所谓的专业就是“General Pediatrics”,他们对于相对不典型的疾病,以及典型疾病的不典型表现,掌握都非常精通。

     高峥打了个比方,在新加坡,有比较成熟的小儿血液病诊疗机构可能不超过4家,上海专科的儿科医院可能也有至少3-4家,但在新加坡社区里,有很多经过了相对比较标准化的儿科培训以及资格考试的儿科医生,他们有能力鉴别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并且转诊给相应的专科医生,基层诊疗水平较高。

     而在上海,人们往往在儿科专科医院中看到,许多家长带着他们的孩子辗转于不同城市的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最后终于来到了上海的一家三甲医院,抱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拿着当地医院的诊断书,说医生你一定要救救我们的孩子。

     这些医院的医生会怎么做呢?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对孩子进行治疗,因为不同医院实验室和不同医生临床诊疗水平差异巨大,他们很多时候不得不重做骨髓穿刺或者是血细胞图片,不仅对病人造成了痛苦,也减缓了诊疗效率,浪费了医疗资源。

     发达的私立医疗赋予了患者自由选择的权利

     除了“大儿科”的设置让高峥感受到了与国内的明显不同,遍布全国各地的私立医院也让他印象深刻。

     “新加坡有很多私立诊所和私立医院,在这里的收费是很高的,他们也愿意用比较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优秀的专科医生来加入他们的私立医院。”

     新加坡公立和私立医院责任和分工很明确,私立医院的服务相对比较优质、可及性强,病人甚至可以在住院期间开启“免打扰”服务,这样就不会在固定时间看到医护出入。

     但私立医院所提供的这种个性化“用户体验”价格也相对昂贵,它所吸引的患者通常都具有很高的支付能力。

     “不是说公立医院提供的服务就比较差,但是公立医院一定意义上来讲,他们不会花心思来了解到患者的这种‘用户体验’,不会以用户体验出发,而更多时候是医疗运作的效率和医疗公平性,所以两者相辅相成。”

     因为公立与私立医院各有优劣,在两种医院直接来回选择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本文为“医学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和来源。)

    

     投稿或爆料,请发邮件至yxjtougao@126.com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