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断头治癌”怎么回事儿?
2016/6/8 医学界

导读:“这种手术早就在国内展开了,而且根本不需要15个小时,一般两三个小时就搞定了。”
文:岚逸筠篁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最近,一篇刷遍朋友圈的文章引起小编的注意。初看题目的确有点震惊:

我去,难道意大利人心心念念想要解决的“换头手术”最大难点被澳大利亚医生攻克了?这可是神经外科的“神之领域”啊!如果事实如此,那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肯定花落澳大利亚了。
当然,这一切只是“如果”。事实上,细读文章后发现,这又是一桩媒体为了博人眼球所导演的一场闹剧而已。
“惊为天人的断头手术”
澳大利亚的Josevski老先生患有脊索瘤,这是一种可以侵蚀椎骨的恶性肿瘤,而老先生的肿瘤更是长在第一和第二颈椎(C1~C2),如果任其发展,肿瘤将压迫脊髓和脑干,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然后他的主治医生Mobbs医生向澳大利亚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寻求帮助,为老先生量身定做了3D打印椎骨。
“在手术时,当医生取下了病人的两个椎体骨头后,病人的脖子就被断开了。而3D打印的人造椎体则像一只手套保持住了脖子和头部交汇处的稳定,以避免他的头掉下来。接着,小心翼翼的切除肿瘤后,再修复肿瘤留下的空间。在漫长的15小时后,这次惊天动地的手术宣告成功!”“这次手术称得上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再次让全世界人感受到了澳大利亚医学科技的发达!”“在手术结束6个月后,Josevski先生终于可以正常进食和说话,并且恢复了正常生活。他再也不需要每天在死亡的阴影下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不但参加了女儿的婚礼,还将看着自己的子孙慢慢长大。”以上是该媒体描述。

该文章一经发布,迅速传遍整个朋友圈。不仅收获了10万+的点击,还使得许多不明真相的读者对袋鼠国的医疗充满希望,而国内医疗再次躺枪:

不爽?!开始打脸!
不过,小编看完后并没觉得袋鼠国的医疗牛叉在哪里,至少从这点来看,而且还觉得把一个普普通通的肿瘤切除和椎体置换写成这样的媒体也挺无知、挺极品的。而那些说袋鼠国怎么怎么好的读者,我相信各位看官也觉得他们挺恶心的。与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拍手称快相反,这篇报道让整个国内医疗圈极其反感。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这当中也不乏一些清醒者:

报道中所谓的断头,类似于创伤医学的“体内斩首”,指的是颈部肌肉、血管、神经及其他软组织构造健全,但头骨和颈椎骨断离的现象,和真正的断头差得远了。对于这样的病人,医生只需要在不伤及脊髓等重要构造的前提下,小心地将椎骨重建和固定,恢复还是不错的。和这个相比,袋鼠国的这个手术真的只能算小儿科。
据一名在国内三甲医院的骨肿瘤医生告诉“医学界”,这种手术早就在国内展开了,而且根本不需要15个小时,一般两三个小时就搞定了。也就是说,你袋鼠国做一次这样手术的时间,我们能做5~7个,质量说不定还比你还好!而且这样的手术做完后还不能算治愈,还需要后续的化放疗,即使这样也不排除肿瘤复发的可能。
在国内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背景下,某些媒体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此鼓吹“国外的越来比国内圆”是何居心?医患和谐不仅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媒体的责任心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患者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获得康复是值得高兴的,但是媒体也需要客观地报道,向公众灌输正确的医学信息。而不是为一己之私利,误导公众,伤了医者的心。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来源。)

投稿或爆料,请发邮件至yxjtougao@126.com;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