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医生
2016/7/9 医学界

导读:近日,“中国最美女医师”评选结果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赵维莅获得了这一称号。她是交大医学院最年轻的女博导,研究并攻克众多恶性淋巴瘤方面的难题,但在工作之外,她温和、顾家,工作再忙碌,也坚持每天与孩子相处一小时,她说,女性的优势就在于她们的韧性。
作者:丹萌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教楼里有一间临床医生的专属实验室,2004年,赵维莅从法国回来,向她的老师提出申请一间单独的实验室,没想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顺利地获得了允许。

“实验室在科教楼707,很巧的是我的幸运数字是7,我觉得就好像命中注定一样。”
生在医学世家,行医也像“命中注定”
赵维莅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家中有7个医生,包括她的父母,尽管对治病救人没有非常具体的认识,但她从小就觉得医生是很有“成就感”的职业,自己当了医生之后,这一印象也在不断加深。
“有时候我生活里也碰到困难,再晚我也会到病房里去转一圈,或者看看门诊,你看到那些你治好的病人以后,就会觉得很欣慰,就会觉得再怎么苦再怎么累都值得。”
但赵维莅所选择的血液科遇到的疾病往往恶性程度非常高,患者治疗周期长,预后差,在世界十大高发肿瘤中,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两项血液病榜上有名,因此在选择科室的时候,赵维莅的父母不无诧异。
“我妈妈是小儿科医生,她的工作是迎接生命,看很多小朋友,但我是经常要送别生命的,她就说你怎么会去做这样的工作,我们迎接生命开开心心的,你却要去送别……”
刚工作的时候,她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人是一名年轻有为的高级工程师,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但在事业巅峰时患上了淋巴瘤,虽然一直积极配合治疗,淋巴瘤还是把他折磨得奄奄一息。
在他生命的最后,赵维莅在一次值班夜查房时无意中看到他望着女儿们的照片喃喃自语:看不到孩子们长大了……
这样的故事在血液科有很多,但赵维莅却觉得,正因为此,血液科的工作才更有挑战性,虽然送走过很多病人,但每每能少送别一个病人,她的心里都能得到莫大的安慰。
为了1%的结果,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
为了更好地治疗病人,2001年底,赵维莅前往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学院进修,当时的上海血液研究所还以研究白血病为主,但赵维莅在导师陈赛娟院士的鼓励下,决心翻越血液病另一座“大山”——恶性淋巴瘤,包括它的疗效预测与靶向治疗。
赵维莅在法国学习了淋巴瘤分子分型,并把这一理念带回了国内。在当时,国内的淋巴瘤诊断仅仅依靠病理组织,确诊疾病之后,再采用对应的标准疗法。
比如一名病人如果病理组织确诊为弥漫大B淋巴瘤,医生便会对他采用标准的CHOP治疗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但事实上,这个方案只对大约60-70%的病人有效,具体能否对眼前这个病人起作用,必须等使用之后才知道,发现无效了,才会调整方案,既浪费时间,也徒增痛苦。
比弥漫大B淋巴瘤更糟糕的是对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NK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高,恶性程度也高,病人如果采用CHOP治疗方案,长期生存率只有40%左右,为了对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好的了解,陈赛娟、陈竺院士与赵维莅教授等人组成团队,历时多年,完成了关于NKT细胞淋巴瘤基因图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著名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此后,赵维莅充分发挥临床医生能将研究成果转化至临床应用的优势,重新设计治疗方案,将这一疾病的长期生存率提升到了80%。
“所谓勤奋,就是人家花100%的努力得到70%的成果,我们是花100%的努力,只得到1%的成果,可能你花了很多的努力,只能得到1%,但即便只有1%,我觉得再花多少努力也是应该的、值得的,因为这1%对病人有益。”
知恩,也要施恩,韧性与柔和是女性的天赋
上午查房看诊,发现临床问题;下午与科研团队合作,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晚上回到家,还要独自思考、整合所有信息——已经成为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和上海血液研究所副所长的赵维莅,每天的工作都是连轴转。
但在这样的密集强度下,赵维莅却始终保证每天能够陪女儿至少一小时。过年的时候,还能亲自下厨,一个人做出一桌“大菜”,与人们印象中女科学家都是“工作狂”的刻板印象很是不同。
“女性要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你要照顾家庭,照顾爸妈,照顾孩子,这好像是天职。”赵维莅说。
越是知其不易,便越是懂得感激。认识赵维莅的人,都说她平和,遇到挫折不急不恼,赵维莅却说,能够保持“平和”是因为她身边有许多一直在支持她、帮助她的人。
“其实你碰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会难过,但问题是,这个困难不会因为你不高兴而没有。让你感到欣慰的是,很多问题你自己解决不了,很多旁边的人会来帮助你解决,所以你要多感恩周边的人。”
在受到别人温暖关怀的同时,赵维莅也常施予他人爱与帮助,对待学生和孩子,她不喜欢说教,而是“言传身教”,希望他们能够少走弯路,成为更好的人。
“我记得有一次我无意中跟女儿讲,我今天什么事情没做好,她跟我说,我都吓一跳,那时候她还没上小学,她说,妈妈我们要努力!你都觉得很奇怪,她什么时候会知道这种事?其实就是她看到你很努力,她就会知道要很努力,你会很感动,这么小的小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努力,你再不努力就更不应该了。”
或许就是彼此的布施与收获,才让赵维莅成为了温柔而平和的人。
“女性的优势就在于她的韧性,”赵维莅说。女性要在工作中与男人共同学习和竞争,大可不必成为“女汉子”,韧性和柔和,是女性特有的美丽。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清作者和来源。)

投稿或爆料,请发邮件至yxjtougao@126.com;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