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凌晨三点,他们都还在医院……
2016/9/17 医学界

    

     导读:中秋之夜,为了更多家庭的健康团圆,他们坚守在岗位上。

     作者:田雨婷

     来源:"医学界"微信

     凌晨三点,上海长征医院外正下着雨——今天是中秋节,天上却没有月亮。

    

     吴晓云正坐在导医柜台——她12点刚接过这趟班,现在距离她下班还有5个小时。

    

     今年是她工作的第八年,中秋节当晚值班,事实上对她也并不新鲜。

     “医院肯定是需要值班的”,吴晓云:“我们自己是医护人员,当然理解,做这行本来就辛苦。但是我觉得现在的问题就是,大的医疗环境太差了。”

    

     ——比如下午刚刚收的一个血透病人,吴晓云举例,刚过来可能就不行了,这种情况很多家属都会不理解,但是其实我们比谁都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偶尔有一些病人家属非常理解我们,我就会非常地感动”,吴晓云说道:“我第一份工作的前三个月,每个月工资就是整整七百块,一点多的都没有——经济上我们其实并不优越,有来自病人和家属的这份尊重,我们才能坚持做下去。”

    

     杜狄是今晚创伤科值班的医生——他还是个在读博士,今年是他进医院的第三年。

     他正在处理一个印度尼西亚学生的脚部创口:节日加下雨,今天需要他处理的患者并不算少。

    

     “稍微严重点的七个左右吧”,杜狄算了一下:“其实还行。”——说话的他眼睛有点发红,摘下操作帽,头发乱糟糟地堆在了脑袋上。

     高中时自己决定报考医学院的杜狄其实对学医的辛苦早有预想,但实际进入急诊操作后,他也的确发现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我们作为医生随时待命是应该的,我们辛苦是为了给患者需要时提供所需要的帮助与资源”,杜狄说:“但是一些患者滥用急诊现象也的确存在,一些不严重的病来夜间急诊看,他们预想这样可能人会比较少”——而这,事实上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

     杜狄没有说太久,另一个病人已经又送了进来,他转身进入操作间准备开始缝线。

    

     杜泽是今晚的内科值班医生:他正在为细菌感染的女患者开药。

     患者的丈夫显得有些心急,“真的不要紧吗?”他凑近了杜医生问。

     “不要紧的”,杜医生不紧不慢的安慰:“现在是会有疼痛,你们担心也正常,但是不要紧的。”

     面对病人专业的他面对采访却有些迟疑。

     “需要做采访吗?”,他问:“其实这种日子值班很正常,只是今天轮到我而已——大年三十我也值过班。”

    

     很正常,杜泽重复:“医生的确辛苦,但是辛苦的职业也很多,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种。”

     他刚上幼儿园的女儿也习惯了这个辛苦的爸爸,她给爸爸画下了这幅累倒的样子,取名为“累了的爸爸”。

    

     医生和护士不是唯一在医院度过中秋夜晚的人,患者和患者家属也同样在这个空间互相倚靠,等待和祈祷。

     医院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一定是特殊的。

     人们在这里遇见,人们在这里告别,人们在这里庆幸,人们在这里哭泣。

     中秋原该是月圆之时,团圆之时,这些凌晨仍坚守医院的人们,恰恰是为了中秋时节,所有人最朴素的愿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中吴晓云、杜泽为化名】

     (本文为医学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投稿请发邮件至yxjtougao@126.com,爆料亦有酬谢!

     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业务合作请联系: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