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板徐翔
2016/5/7 格上理财

    

     作者:叶展

     来源: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

     在三年的泽熙生涯里,我经常和徐翔在一起工作,尽管他不算健谈,但仍然让我获益匪浅。

     一:专注

     唯有专注,可以让人保持警惕。尽管过程会枯燥艰苦疲惫,但想要获胜,这是必不可少的代价。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徐翔是一位非常专注的投资者,但到泽熙以后,他的专注程度仍然让我吓了一跳。

     通常情况下,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一早,泽熙开始晨会,每位研究员汇报市场信息和公司情况,开盘后进入交易室,交易时间绝不离开盘面,中午一般与卖方研究员共进午餐,下午继续交易,收盘后又是一到两场路演,晚上复盘和研究股票。

     他每天研究股市超过12小时,几乎没有娱乐和其他爱好,据我所知,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20多年。毫无疑问,徐翔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和专注的投资人,没有之一。

     相比起很多投资者,除了股票以外,还要关心足球,明星,旅游,高尔夫......徐翔可以算是股市里的苦行僧。

     唯有无与伦比的专注,才有超乎寻常的回报,这是我学到的第一课。

     现在,我也养成了盯盘的习惯,交易时间尽量不离开盘面,日复一日,市场的呼吸和节奏慢慢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记,直到形成交易直觉。

     股市是一个胜者为王的丛林,充满了危险,如果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成为猎食的对象。

     二: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不一定是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有多长,而是你给自己设定的投资生涯有多长。只有把投资当成终身事业来做,你的心态才会长期,行为才会理性,才不会为了追逐一时的利益去冒无谓的风险。

     很多经典书籍强调长期投资,认为这是战胜市场的重要武器。我也同意长期投资,不过,我眼中的长期投资概念可能有点与众不同。

     泽熙素以凶猛彪悍的投资风格著称,经常参与大量的短线交易,市场甚至以“敢死队”名之。那么,泽熙到底是一个短期投资者还是长期投资者?

     我认为是后者。

     如果以持股周期衡量,泽熙的仓位中有大量快进快出的品种,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长期投资者的概念。但是,长期投资者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仅仅从持股周期上来衡量吗?

     自从1993年入市,徐翔用20多年的时间在证券市场中搏杀,在实战中形成了快准狠的投资风格,并且一以贯之地坚持。这种坚持,才是长期投资者的根本特征。

     投资之道,万千法门,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投资方法,并且长期坚持,才能在证券市场中存活。但是,很多投资人入市的动机,只是想短期捞一票,从未设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跟风,赌博,这种短期心态,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三: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

     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都很重要。如果硬要划分一个先后顺序的话,我的选择是,先取绝对收益,再兼顾相对收益,但无论是哪种收益,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到底绝对收益重要还是相对收益重要?见仁见智。但两者不可兼得是市场公认的真理:要想获得绝对收益,应当尽量回避风险;而要想战胜指数,又必须勇于承担风险。这本身就是悖论。

     但在泽熙,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是放在一起的。泽熙的业绩最受人关注的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涨得快,长期远远战胜指数,第二是回撤小,即使在市场大幅下跌时,业绩也总能保持平稳。过去的5年中,净值回撤10%的次数只有3次。

     如此锐不可当而又坚如磐石的业绩,着实让很多人大呼看不懂,其中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有必要稍微披露一下泽熙对研究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有三条:推荐的股票要能涨,最好马上涨;涨幅要高过沪深300指数;买入后不能下跌超过10%,否则无条件止损,不允许补仓。

     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考核办法确实残酷,许多研究员很久也适应不了,但这确实体现了泽熙的投资哲学,那就是以绝对收益为基础,以相对收益为目标,以严格止损为纪律。

     要想达到泽熙的标准,既要对公司基本面有深入的研究,以挑选标的,又要对市场情绪有敏感的体悟, 以寻找买卖点。

     所以泽熙的研究员非常辛苦,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调研,调研的密度和深度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然后再加上徐翔对市场独一无二的敏感度,最终才造就了奇迹般的业绩。

     四:逆向思维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已经变成股市中的众所周知的俗话,但知易行难,克服人性的弱点,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泽熙的研究员压力山大,除了严苛的考核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研究结论被徐翔否定掉,尤其是做了很多功课,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满怀信心地阐述理由时,徐翔却淡淡地说:不。

     但事后的实际走势证明,但徐翔与研究员结论不一致时,大部分时间,老板是对的。

     我仔细观察了很多次这样的事情,发现多数时候,当研究员的意见与市场的主流意见趋同时,被否定的概率就显著增加了。

     显然,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徐翔是不认同的。

     还有很多次,泽熙重仓持有的股票,在市场报告一片看好,股价凌厉上涨的时候,泽熙却在悄悄出局,而卖出的价格屡屡是市场的阶段顶部。

     这种感觉,在反复多次以后,让我形成了现在的习惯,凡是市场中最热门的板块和股票,总是特别警惕;凡是行情最火爆,涨停板满屏的时候,总是心生寒意。有很多次,这种习惯让我错失机会,但更多次,它让我避开陷阱。

     查理芒格反复强调,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就是告诫投资人,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当市场的观点高度一致时,拐点也就即将来临了。

     五:谨慎使用杠杆

     在投资的长跑中,兴奋剂也许短期能让你跑得更快,但长远来看必将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去年以来,随着市场的转暖,许多投资者眼见暴利在前,纷纷加杠杆,两融余额飞速飙升,分级基金抢手无比,还有很多杠杆极高的结构化产品诞生。

     但是,我却没有见到泽熙加杠杆,相反,泽熙在年底大比例分红,将本已永远封闭的产品规模继续降了许多。

     难道是泽熙不想赚钱?显然不是。

     对于在市场中拼杀已久的徐翔来说,杠杆并不陌生,但随着投资时间越长,他对杠杆的态度越发谨慎。

     杠杆有成本,杠杆有期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加了杠杆之后,时间不再是你的朋友,反而变成了你的敌人。

     更重要的原因是,杠杆会使投资行为发生扭曲。在成本、期限和平仓的压力下,投资者要么变得更加激进,希望尽快赚取更多的利润,导致冒了更大的风险;要么变得更加保守,害怕因为下跌而导致平仓,从而失去一些投资机会。

     还记得昌九生化的惨剧吗?有多少投资人因为加了杠杆,一夜之间血本无归,即使股价之后反弹,也因为被强行平仓而错失纠错机会。杠杆的代价就是,哪怕你成功99次,最后一次失败就足以让你回到起点,甚至连翻本机会也丧失。

     我自己也曾经用过杠杆,有过暴利的经历,更有过惨痛的教训。现在,我想我是不会再愿意尝试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了。牢记巴菲特的话:稳健的投资者夜夜安眠。

     六:股价有时与基本面无关

     股市是多维度的,基本面只是其中的一维。正如巴菲特所说,股市长期是称重机,但短期是投票机。一个精明的投资人,既可以用扎实的基本面研究赚钱,也可以用精准的心理学赚钱。

     重庆啤酒一役,堪称泽熙的经典案例。在乙肝疫苗彻底失败,股价崩盘的时刻,泽熙却成功抄底,获取巨额利润,其中的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之处,比小说还精彩,而泽熙的投资逻辑,更叫人拍案惊奇。

     2012年初,重庆啤酒发布乙肝疫苗临床揭盲结果,整个市场都傻了眼:被寄予厚望的疫苗居然基本无效,公告一出,股价从82元连续跌停。在股价跌至28元的那天,奇迹发生了,巨量买盘一开盘就横扫千军,股价扶摇直上,盘中一度涨停。没有人想到,在市场一片看空的时候,泽熙出手了。

     第二天,股价继续跌停。更意外的是,公司当晚公告,将继续停牌,直至发布另一份临床结果。

     这一停牌就是一个多月,结果出来后雪上加霜:疫苗再度被证明无效。市场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破灭了,股价再度下跌,直至20元。

     在此期间,市场对于事件的报道、传闻铺天盖地,结论基本一致:重庆啤酒将回归啤酒类公司的估值,按照同类公司比较,股价最多值15元,或者10元。

     但就在此刻,股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20元开始,重庆啤酒股价快速反弹,一个多月股价翻倍。泽熙在35元上方顺利获利了结。

     是什么造成了股价的大反弹呢?是基本面吗?事实证明,在此期间,公司没有发布任何利好,之后也没有。显然,股价此时与基本面已经毫无关联。

     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泽熙能猜中这轮反弹?徐翔事后的一番话解开了谜底。

     他说:“重庆啤酒不是股票,是彩票。第一次刮出来‘谢谢你’,第二次刮出来还是‘谢谢你’,这时候大家都把它当废纸扔了,但彩票还没刮完,或者说有人相信它还没刮完,万一后面是个特等奖呢?这就是反弹的逻辑。”

     这个案例足足让我思考了三个月,因为它完全颠覆了教科书上的逻辑:股价是基本面的反映。它让我知道,有时,股价可以和基本面完全无关,而只跟群众的心理相关。

     后来的昌九生化,獐子岛......屡屡重演了重庆啤酒的一幕,充分证明,在股市里利用情绪赚钱也是一种可复制的模式。

     七:不要被黑天鹅打倒

     不要被偶然事件打倒。在失误面前,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做缩头乌龟也于事无补,冷静,然后勇敢地面对,直至重新踏上正确的轨道,并把教训变成未来的财富。

     泽熙并不是神,泽熙也有被套的时候。

     **白酒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大约在40元的时候,泽熙重仓**白酒,但黑天鹅不期而至,塑化剂事件爆发了。

     停牌,复牌,连续跌停,最低27元。损失惨重。

     泽熙产品的净值受此影响大约回撤了0.1元,但不到一个月,便重新创新高。

     实际上,在**酒跌停第一次打开的时候,泽熙基本出光了,然后是27元勇敢的抄底,直至反弹至31元,挽回了近半损失。如果算上同时抄底的其他白酒股,甚至还有盈利。

     一般投资者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斩仓的已然不多,斩仓后还能抄底成功反败为胜者更是寥寥。没有钢铁一样的神经,很难做到这一点。

     股市总是不缺乏黑天鹅事件,长期而言,想要完全规避黑天鹅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区别就在于,有人被黑天鹅击倒了一蹶不振,有人在黑天鹅来临时面不改色,冷静认赔的同时,还在寻找反击的机会。

     总结

     在股市中,我们永远是学生,向高手学,向前贤学,向市场学。

     泽熙是我投资生涯的重要一环,写下此文,不是为了揭秘,也不是为了鼓吹,仅仅是从投资的角度,与大家探讨砥砺。关于泽熙,请不要问我更多。

     徐翔有句话,股市里只有不断进化,才能不被淘汰。

     让我们以此自勉。

     附文:徐翔如何一步步成为可怕而危险的神秘人物

     徐翔是1976年生人,虽然年龄不大,但其经历拍一部金融犯罪片《A股之狼》基本没什么问题。这位曾经的“私募一哥”,从17岁弃学入市,拿着3万元开始专心投资,到20岁出头即为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成员,再到2009年底在上海成立私募基金泽熙投资,他参与过重庆啤酒、双汇发展和酒鬼酒的逆市抄底活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的奇迹,不断赚取着巨大的财富,俨然已经走向人生巅峰,直到突然被捕,一切重新归零。

     5月5日,据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司法专家表示,既然徐翔目前羁押在青岛胶州看守所,比较大的可能是青岛市中级法院未来直接在胶州进行审理。且对于这样的大案,应该不会交由一个县级法院进行审理,如果青岛中级法院借用胶州法院的场所进行审理,也意味着刑期可能会升至20年以上、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对于可能的刑期,上述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徐翔涉及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两项罪名,《刑法》对每一项罪名的顶格刑期都是10年,而这个案件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因此两个罪名有可能合并判处20年刑期。

     从三万归零 私募一哥的过山车人生

     在去年6月至8月的股灾中,泽熙投资旗下的私募基金产品净值显示其在股灾中成功逃顶,并精确抄底,泽熙二期、三期、四期和五期产品都于2015年8月21日创出净值历史高点。

     徐翔迎来了投资生涯的又一个高峰,然后直坠谷底。

     徐翔,这个缔造了中国A股市场神话的男人出生于1976年。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徐翔的父母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他们唯一的儿子对于股票操作表现出来的天赋至今却让不少人为之咋舌。

     1993年,当徐翔第一次杀入A股市场时,所有的“子弹”只有三万元,当时,他还只是个17岁的孩子。

     一年之后,他的资产翻了N倍,18岁,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徐翔放弃了高考,专心炒股。

     2003年2月15日,《中国证券报》的头版刊发了一篇关于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文章,这是徐翔第一次正式进入公众的视线,时年他才27岁。

     在这篇文章中,中国证券报记者首次披露了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存在“涨停板敢死队”。文章称,2003年,营业部4楼贵宾室有专门做超短线的“三大高手”,手中有三四千万的资金,当时正是熊市,营业部绝大部分成交量都来自他们,1号人物叫徐翔(人称“小徐”),也是“敢死队”队长,2号人物姓吴,3号人物徐海鸥(人称“大徐”).

     有人曾回忆,“敢死队”投资风格彪悍,对于选中的股票,都是大手笔,“大进大出,高起高落。”即“集中资金迅速拉高股价到涨停,然后大举出货,手法异常凶悍。”

     坊间传言,在宁波的数年中,徐翔至少获利20亿元。

     2005年,完成原始积累的徐翔转战上海,并于2009年成立了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徐翔准备从幕后走到台前了。

     2010年3月5日,徐翔掌舵的首只私募产品——泽熙一期成立。有人曾用“一鸣惊人”来形容泽熙一期当年的亮眼表现。

     有统计显示,泽熙一期成立仅4个月,净值就增长差不多30%,远高于同期的大盘以及众多的公募、私募。

     泽熙到底有多牛?2015年股市暴跌中泽熙的成绩或许可以给出答案。截至当年10月16日,泽熙旗下1期到5期10个半月的收益率分别为311.67%、152.76%、369.95%、204.78%、177.07%。

     根据公开资料,徐翔最经典的“战役”莫过于购买重庆啤酒的股票。曾任徐翔助理的叶展在《我在泽熙学到的七堂课》中对此有过详细回顾:

     2012年初,重庆啤酒乙肝疫苗揭盲数据失败,股价从82元跌至28元那天,奇迹发生了,巨量买盘一开盘就横扫千军,股价扶摇直上,盘中一度涨停。

     没有人想到,在市场一片看空的时候,泽熙出手了。

     此后的一个月中,重庆啤酒一路涨到40元,徐翔从中获利数亿元。

     当时的泽熙主要有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即市场上常说的“泽熙投资”)、上海泽熙资产管理中心(普通合伙)、上海泽添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西藏泽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四大运作平台,主要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参与定增、进入上市公司寻求控制权等三种方式参与资本市场运作。

     此外,徐翔妻子应莹为法定代表人,应莹和郑素贞为股东的上海泽煦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

     媒体统计显示,泽熙近五年多来一共现身了19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沪深主板一共有108只,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有82只。

     2015年6月15日,是A股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多只私募产品之后遭遇净值腰斩、爆仓、清盘,但徐翔旗下的私募已经悄然撤离。

     到2015年9月底时,其私募年化收益平稳在200%多到300%多之间,这条线数月不波动,说明徐翔空仓已久。

     作为中国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泽熙私募一直就以高收益率和对市场精准的把控能力闻名于私募界。2015年11月“中国私募基金排行榜”可以佐证这一说法,前五位的私募基金产品中,泽熙占了三个席位。其中泽熙三期的收益率最高,达到了382.07%。

     不过,徐翔的入狱告诉我们,如此高的收益,远非一般人可以做到。

     正如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在其博客中所写到的:

     徐翔以前已经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坚持每天12小时研究股票,对财富的追求直截了当、毫不含糊。除此之外,他找到调研者,据说也找来美女助阵,妖股一炒再炒,与某些上市公司发消息的时间配合得天衣无缝,在这个市场中,既需要不懈的坚持,也需要背后的支撑,这鲜明地展示了一个有才能的市场高手如何一步步成为可怕而危险的神秘人物。

    

     格上理财:获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八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信托产品、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格上理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