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突现美元荒,大行意外回笼美元为哪般?
2016/5/25 格上理财

    

     作者:孙琦子,李文科

     来源:路透晚报(ID:Reuters_Wanbao)

     彷佛一夜之间,境内的美元流动性突然就紧张起来了。以前提供美元流动性的大行开始拆入美元,多家商业银行亦纷纷在拆借市场和掉期市场买入美元。

     短短几天,美元/人民币掉期急速下滑,其中一周和一月期掉期点子周二收盘均创下逾两年新低。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多重因素联合施压的结果,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不无关系,也有境内美元流动性紧张的因素;同时也不排除大行在掉期市场“奉命结汇”的可能,以平缓未来人民币可能面临的贬值压力。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后,美元自然要升值,大家都去换美元了。”一股份行交易员表示。

     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哈克周一表示,美联储应该在6月中的政策会议上升息,除非在这之前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脱离正轨。 此前美国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罗森格伦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美国经济)“接近全面达到”美联储升息的条件。

     亦有股份行交易主管认为:“美元流动性都被央妈收走了。”

     在他看来,掉期曲线大幅下滑不是因为这一两天某些事件的冲击,而是央妈一直以来在掉期市场收割美元流动性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

     美元拆借利率周二开始全面上调,隔夜上浮至0.5%,三个月上浮至0.9%。而掉期市场则连续四天陷入了某种疯狂。

     从上周四开始境内美元/人民币掉期曲线开始急速下行:一年期掉期两天内下滑170点,后一直在560点附近徘徊;接着短端启动断崖式下跌,两个交易日内,一月期掉期腰斩,一周期跌去八成,隔夜掉期点更是间或出现负值。与此同时,离岸美元/人民币掉期曲线却持续走高。

     美元/人民币一周期掉期周二收盘报2.3点,为逾两年新低,一个月期收盘报26点,亦创逾两年新低,一年期报525点,收盘创逾两个月新低,较上周二分别下跌86.86%、67.09%,33.38%。

     而同期在离岸市场上,美元/人民币一周期掉期报15.5点,一个月期报98点,一年期报1615点,较上周二分别上涨5.95%、18.07%,4.19%。

     当这一趋势持续四天,许多一开始不以为意的小银行也感到焦虑,开始大量买入美元。

     “我们也不知道市场上为什么大家都在买美元,但是大家都在买我们也只好跟着买,就怕明天买不到了。”一位城商行交易主管称。由于城商行没有在掉期市场交易的资格,他们只能选择在即期市场上购汇。

     央妈收美元为哪般

     有分析人士认为,境内的掉期市场是中资行主导的,而大行在即期和掉期市场“奉命结汇”之后,必然要拆借美元以保证足够的流动性,这就抬升了境内的美元需求。

     “之前央妈就在掉期市场做buy/sell来获得美元来干预即期市场,同时也通过远期购汇20%的准备金收走了美元,市场上美元的流动性越来越少。五月以来大行开始在市场上拆借美元,境内的美元流动性就更紧张了。”前述股份行交易主管称。

     亦有贸易公司的外汇交易主管表示,6月有两大黑天鹅事件会影响人民币贬值预期:美联储加息和英国退欧。如果不幸这两件事都发生了,那必将给人民币预期带来极大的冲击,央行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好弹药。

     而或许正是央行的这一预期管理,令以往一贯供应美元流动性的大行反手在市场回笼美元,更是触动市场神经,引发市场对美元流动性紧缺的焦虑情绪。

     “第一天(美元)紧张的时候觉得是偶然一天,没关系,第二天也这样,接连三天了,人的心理和忍耐度是有限的 ,都焦躁起来,...我们也只能这样,能收(外汇)尽量收。”一城商行交易员指出。

     不过上述贸易公司交易主管指出,央行在掉期市场干预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方面用的美元少,几个大单就可以打下来;另一方面可以稳定市场情绪。另外,央行也做出姿态,表示不会坐等人民币贬值。

     而之所以在长短端都干预,也是央行的交易策略,为了使用最少的弹药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为一旦黑天鹅事件发生后,人民币贬值预期将大幅增强,这会导致外贸企业推迟结汇,进而银行结售汇逆差就会扩大,这会进一步加重贬值预期,形成恶性循环。

     此前,外管局曾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

     半年考核加剧恐慌气氛

     尽管距离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末的流动性考核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如果考虑到6月中旬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因为这距离考核时点可能只有约10个交易日,那么银行提前动手进行流动性管理可能并不算晚。

     “半年因素是季度性因素,(购汇)需求是有的,感觉是因为6月15日FED可能会加息,搅动市场预期,有人提前动手。”另一个股份行交易主管指出。

     他并感叹称,中国境内美元利率最近快速上扬,掉期点子迅速下降,显示中国境内对美联储加息的反应比美国更为敏感,但现在来看市场的反应“有点夸张”

     这的确需要考虑到银行的季度性流动性考核的因素,因为这一考核中最重要的是流动性的考核,并不在乎收益,所以很难用交易思维来看待这个市场变化。

     其中大行的方向仍是市场的风向标。一外资行交易员称,大行的量比较大,可能有其它渠道拆美元,通过离岸市场之类,无论从利率还是资金层面来看,并没有美元枯竭,美元还是借的到的,只是价格高一点。

     他并表示,不排除维持一段时间的美元流动性收紧,考虑到月末或者季度末的资金安排,大家也会提前开始动手。 如果境内美元比较薄的话,未来美元拆借利率上涨的幅度会大一些,这也是市场的一个考虑因素。

     “还是密切关注大行的流动性状况,他们松市场就松,他们紧市场就紧张。”他称。

     延伸阅读

     美联储加息时间:七月才是焦点

     作者:潘凌飞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几乎是一夜之间,大家开始不约而同地讨论7月加息。前PMICO大佬El-Erian、美联储重要的外部观察家Tim Duy等人纷纷表示,美联储6月加息条件并不成熟。国信证券固收分析师董德志认为,等到美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英国退欧风险结束之后的7月才是更稳妥的加息时间。

     前PMICO大佬El-Erian、国信证券固收分析师董德志、美联储重要的外部观察家Tim Duy、Evercore ISI经济学家Krishna Guha和Ernie Tedeschi等人纷纷表示,美联储6月加息条件并不成熟,7月才是最佳的加息时间。

     大家的理由也惊人一致,归纳起来核心有两点:

     1、6月15日议息会议时,美联储能获得的二季度经济数据非常有限,美联储内部对于经济复苏程度仍存在分歧。在7月议息会议时,美联储已经可以获得足够多的二季度经济数据(届时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数据都已公布),因而可以对经济是否反弹做出明确判断。

     2、7月议息会议时英国的退欧公投已经过去,目前来看,留欧阵营获胜仍是基准情形,如此则金融市场将在退欧公投后企稳反弹,从而进一步降低美联储加息的门槛。

     所以,以美联储一贯的谨慎作风,待风险之后过去之后加息显然更加稳妥,届时美联储将以“英国退欧的风险事件没有引发重大混乱而结束,并且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持续改善”为条件,安心加息。

     当然,还有人会质疑,7月议息会议后没有新闻发布会,那时加息不符合“惯例”。但正如董德志所说,临时宣布安排一场新闻发布会的门槛并不高,并且历史上这种情况也数次出现。

     目前,期货市场对于7月加息的预期也远高于6月。

     四月会议纪要发布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对美联储在今夏加息的预期提升,周一市场对6月的加息预期达到30%,对7月加息的预期达到58%,9月则为66%。

    

     会议纪要

     此前,受4月耶伦鸽派讲话影响,市场对于6、7月加息的预期一直非常低。但上周三公布的美联储4月会议纪要却逆转了这一趋势。

     纪要称,如果未来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改进,美联储可能在6月会议上加息。美联储对市场之前认为的6月不太会加息的预期进行了回击,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概率急剧攀升。

     绝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如果未来数据显示,经济在二季度增长加速,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通胀朝着美联储2%目标前进,那么美联储在6月会议上加息是合适的。

     不过对于6月会议时,美国经济是否能改善到令美联储加息,与会者们持有不同的看法。近期工业产出、零售销售、房地产、消费者价格指数等数据均表现较 好,但一季度经济低迷的阴霾仍挥之不去,此外4月就业数据也大幅弱于预期。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官员并不担心一季度GDP数据糟糕,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预计二季度GDP数据会显著向好。

     鹰派讲话

     近期美联储官员频频放出鹰派讲话。周末又有至少两名美联储官员释放信号,预示美联储加息将一触即发。

     《金融时报》上周日报道,FOMC今年的投票委员之一、波士顿联储主席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表示,美联储接近行动的开端,他表示:“我希望对未来的数据保持敏感,但是我会说四月纪要的大多数条件,现在似乎已经基本接近满 足。”而一向鸽派的罗森格伦此番发言也令《巴伦周刊》直称就连最鸽派的Eric Rosengren此次也“鸽转鹰”了。

     而另一位今年不具备投票权的旧金山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表示,他预期今年美联储仍可能会加息两到三次,2017年的加息进程为三到四次,但他强调未来的会议是现场会议,一切取决于数据,也强调美联储仍然面临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他称:“考虑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改善,以及通胀上升的信号,预期美联储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加息仍是合理的。”

    

     格上理财:获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八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信托产品、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格上理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