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最新短片,58岁回忆一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16/5/27 格上理财

来源:民谣与诗( ID:glimmers-)
New Balance 110周年 X 李宗盛 "每一步都算数"
● ● ●
每当有人夸奖我说
李宗盛你那个歌写得真不错的时候
我都想说那个写歌的李宗盛
你们其实并不真的完全认识

我想要跟大家说说过往的日子
也许你们会想要问
原来那么平淡的日子
竟然就是这些歌的来处

东 京
因为长期缺乏睡眠,
浮肿的牙龈在嘴里留下的血腥味,
这竟然让因为怕付不起居酒屋宵夜钱,
而托病缺席的说辞变得有说服力起来。

最后一搏的歌手,
捉襟见肘的预算,
局促的便宜旅店,
迟迟不来的灵感,
差不多就是早年东京之旅的全部。

在面向山手通的书房,
我经常彻夜不睡,
思想迎来的人生。
写了几个大家后来才知道的歌与词,
做了几个大家后来才知道的决定。

这个刀匠始终不知道,
我制琴师之外,其他的身份。
这让我感到安适自在。

时至今日,
每次我搭电车来取刀,
走在当年走过的路上,
恍若新生。

温 哥 华
因为时差的关系,我连着几天早起,
在湿润、漆黑,满地残枝落叶的林子里行走。
在不远地方,湖面闪烁的波光,
从林间能传过来。

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台北的声光气味才肯在我的脑海褪去。
风、声响、潮汐、天光,

让寂寞变得有意义起来,
而这正是我当初离开的原因。

虽然我正式因为想急着逃离
原来的身份来到这里,
可是其实我并没有期待,
从这片林子得到什么启发。

然而当假期结束,
收拾行李的时候,
我心中浮现的一个念头,
却决定了我后半生的面貌。
那一年,我35岁。

二十年前,它教我训我,
要我知道自己的渺小,要谦卑安定;
二十年后,它依我信我,
任我剪裁切削,重新安置。

时至今日每当我身在琴房,
总想到林子里的自己,
如今我手中握着它的血肉躯体,
心中赞叹着它的纹路肌理,
我庆幸也激动。

1994年那一次旅行,
让树与我,
两个生命,
重新展开。

香 港
想我在香港的那些年,
唯一练就的本事,
也许就是能在精品店里驻足良久,
似就要掏钱,却面无愧色,
施施然走开。

这个城市太快,
要是不小心,
连感情都变得浮光掠影。

在这样一个自豪于效率速度的地方,
深刻隽永,
是不是更为珍贵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那些在九龙塘、
对衡道、花圃街、法院道,
那些隐匿在工厂大楼狭窄巷弄当中
的录音室里面留下的歌,
一下子就有了意义。

吉 隆 坡
我老爱跟人说,
吉隆坡是我音乐的第二故乡,
在这个大华语文化圈裙边城市里的华人,
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质地。
有时候让人恻隐,或者心生敬意。

我当音乐总监视察分公司的业务,
吉隆坡总是最后最远
最让人精疲力竭,
以至于心不在焉的一站。

作为那个百年前在马来半岛登岸的
广东人、潮州人、台山人、
客家人、海南人……的后代,
这里的音乐人开始奔赴在往陌生的、
传说中的故乡的路上。

不过我们也都看见,
华语乐坛出类拔萃
迷倒众生的南阳子弟,从未缺席。

我偶尔会见到这些年轻的同行,
佩服之余,难免我心里会想,
好小子,十年前,
槟城街边惈条摊擦身而过,
没想到十年后你竟然站在这里,
恭喜恭喜。

台 北
这真是个神奇的城市,
不管我离开多久走得多远,
只要回来,它能自动帮我连上,
离开的那一天,
那一个瞬间。

好像只需要我寻原路回去,
我就能够看见,
匆匆离开的时候,
我无心品味的茶仍有余温,
我敷衍告别的人,
还在那里生我的气。

三十二年前的一个秋日下午。
在这里四楼我应征的差事,
对一个总共只有五首创作,
刚刚在行业里迈开步子的年轻人来说,
天知道意味着什么。

在人生这个时候,
去回想自己所做的事情,
是很多很多滋味的。
我很快的就适应了音乐人的生活,
你知道的,就是那种生活。

撇开创作的艰辛不说,我极少失手。
可是这也让我经常忧虑着,
接下来的17年间,
我一直期待的,
可以让我脱身的连续几首歌的失败,
并没有到来。

2001年3月5号,
我决定,
放下一切,离开。

无人过问我在北方的遭遇,
好像那一切皆是命定的必然。
就像故乡也知道我终将归来。

我现在用来办公的地方,
是我15岁时候的卧房。
就从这里,我离开家求学,
一无所成,我很羞愧的回来了。

当然也在这里,
虽然我终于用了熟练了几个和弦开始写歌,
可是每每我唱的时候,
都是因为缺乏自信,而显得腼腆。

因为我想我不知道这些歌,
将会有什么意义,
又要把我带到哪里去。

时过境迁,
终于明白,
人一生中每一个经历过的城市都是相通的,
每一个努力过的脚印都是相连的。

它一步一步带我到今天,
成就今天的我。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数。

致匠心:李宗盛——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还记得李宗盛的《致匠心》吗,一段简单、直白的旁白,舒缓的音乐,李宗盛娓娓道来的声音,三分钟半走心之谈,将人重新引入工匠之心。
《致匠心》: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
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最珍贵、最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
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格上理财:获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八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信托产品、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格上理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